《阮郎归·西湖春暮》阅读答案及解析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 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 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参考答案
1、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2、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原文翻译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6
  • “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全诗赏析

    “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这两句中“敛”字下得实在好,将人人看得见道不出的“朝日”与“红烟&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0
  • 古诗夏意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苏舜钦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代〕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译文及注释 夏意译文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9
  • 齐使者如梁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ld…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塞下曲四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常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552
  •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八字原则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八字原则   2017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别担心,今天给大家传授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