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西湖春暮》阅读答案及解析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 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 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参考答案
1、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2、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集锦

      1、《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6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春怀示邻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春怀示邻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春怀示邻里①   陈师道   断墙著雨蜗成字②,老屋无僧③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8
  • 杯弓蛇影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   乐广字修辅,迁河南伊,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3
  •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双调】折桂令   叹世   其一:   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0K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古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