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金】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①羌管:即羌笛,因出自西北羌地而得名。
②“倒流”句:夸张地描写月下畅饮场面,美酒好像从天河中倒流入酒杯里。
③“翰林”句:化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中“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句意。原本是称赞王安石的诗文,能与李白、韩愈作品相媲美。这里词人说自己作诗非常多,有如翰林李白。
④吴姬:吴地(即江南)一带的美女。

(1)“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2)请结合诗歌,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
(1)通过“雪”“山城”“玉指”等意象,加上一个传达作者情感的“寒”字,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为下文抒写离别之情奠定了基础。
(2)本词营造了一个慨叹韶光易逝、人生易老,身处他乡,缺少知音,对故土拥有无限依恋与思念的主人公形象。 

赏析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是金代诗人刘著所创作的词作。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大抒思念情怀。
以词意着当为作者客居北地怀人之作。
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笛怨楼间。”山城当指南方某地,作者与情人分离之处。“雪照”可见是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示分离的凄清寒意。“羌管”即竹笛。“一声羌管怨楼间”似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化出,羌管悠悠,离愁满目。景是寒景,情是离情,景情切合,相映相辉。“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羌笛幽怨,不禁使人回想江南梅花的花开花落,几度春秋。岁月无情染白主人公的青青双鬓。追忆往昔别离状,恍如就在眼前。
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大抒思念情怀。“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牵思绪,月照哀愁,满脸愁绪只有开怀畅饮,倒流银汉方可罢休。“倒流银汉”意指饮尽银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的畅饮也许才能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然而酒愁肠,化作相思泪,因而有“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爱。”相思情牵,即使纵酒也难掩,因而又放笔疾书,倾诉满腔的愁怨,满腹的思情,满怀的视愿。千言万语难尽说,因而只好借助欧阳修《赠王安石》的成句,动用“翰林风月三千首”来表达了。朦胧间,词人好似看到情人吴姬翻阅着情词,泪眼模糊,心弦颤动的景象。此情此景着实令人幡然心动。
一首短短的小令,包含无限深情,传达如此的情意,长短句的语言艺术功能发挥得可称是淋漓尽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05
  • 沈括《解州盐池》原文和译文

    原文 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为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59
  • 《王征南墓志铭》原文阅读及译文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王征南即其传人也。   征南名来咸,姓王氏,征南其字也。自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1
  • 《月下独酌》原文及注释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3
  • 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深虑论》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9
  •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赏析及译文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代: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霜天晓…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