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菩萨蛮》 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先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出乡思离情。(2分)“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3分)
(2)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2分)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结合赏析2分)李词的抒情是委婉含蓄。(结合赏析2分)

二:
(1)这两首词的下阕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2)两首词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都采用了正话反说的写法。“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是说只有在梦中才不会受思乡之苦,言外之意是说长夜难眠,备受思乡之情的折磨;“明月楼高休独倚”,劝说自己不要登上高处,正表明自己独倚高楼,愁绪 满怀。“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可见清醒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4分)

(2)范词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高远;下阕抒情,“酒入愁肠,比作相思泪”,抒情自然直接;李词上阕写初春清晨起床后的感受,意境闲适优美;下阕抒情,“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不直说愁,而说酒,说熏香,抒情含蓄隽永。(4分)

赏析:
[范词: “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

李词: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词人不说心情的转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及赏析 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2015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的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45
  • 祭父文文言文作文

    祭父文文言文作文   阳春景晚,先父驾鹤归去,吾辈始知古人所谓“九回肠”云者也。 匠人何德何能,敢劳动四方圣贤之驾?先父独一农夫,岂能蒙六艺传人之泽?虽九叩首,其吾父子所能报耶!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5
  • 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秋》诗词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参考译文   深秋来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0
  •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朝代:清代 作者:纪昀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3
  • 画鸡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