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载《到家作四首(其二)》阅读答案

到家作四首(其二)
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罪限,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旧袄犹藏箧,明日焚黄②只益哀。

注释:
①此诗作于清乾隆三十九年,诗人回京时顺道回乡。此时距诗人母亲去世已三十四年,诗人自身也六十八岁。
②焚黄,指焚烧用黄纸缮写的追赠母亲的诰命文书。
(1)颔联二句“儿”“母”等字反复出现,却不觉单调枯燥,为什么?
(2)昔人评说此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真是血性所发”,你赞同这样的评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因为这是诗人的至情流露(1分),身处母亲昔年教养之所,念及与母亲大人永隔,诗人不禁悲从中来(1分)。悲情至极,声声唤母,只有如此反复呼唤,才能表达诗人难报母亲养育之恩的悲痛心情。(1分)
(2)赞同(1分)。诗人作此诗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翁,母亲也逝世三十四年,但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时时不能忘怀(2分)。无论是初到家时的睹物思人,还是念及母恩时的声声呼唤,也无论是自责无限的灰心,还是遥想来日祭母时的哀痛,笼罩其间的始终是诗人那一股因与母亲永隔,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林逋论学问

      【文言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1
  • 《三月过行宫》古诗翻译赏析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前言】   《三月过行宫》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为作者过行宫的抒怀之作。前两句写行宫外的景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5
  •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   一有效教学设想:   总原则:力求明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两篇古文系高一第二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本堂课系高三复习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欧阳修文集――卷五十七・居士外集卷七

      ◎律诗七十二首   〈自京归颍作。起嘉?元年,尽熙宁五年〉   【赠王介甫〈嘉?元年〉】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2
  • 方苞《兄百川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

    兄百川墓志铭   方苞(清) ①兄讳舟,字百川,性倜傥,好读书而不乐为章句文字之业。八九岁诵左氏、太史公书,遇兵事,辄集录,置袷衣中。避人呼苞,语以所由胜败。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明人许应逵,为东平太守,得论调去,吏民走送,哭泣不绝。许君晚至逆旅①,谓其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滴眼泪耳。仆叹曰:阿爷囊中不着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