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
【宋】无名氏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关于该词作者作者一说为秦观。②芳尊:即酒樽。③甫能:宋时方言,刚刚,才。

8.请从虚实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阕。(5分)
9.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赏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优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陈廷焯称其“不经人力,自然合拍”,可谓知音。细细玩索,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学古诗诵读42首

    小学古诗诵读 1 《采葵莫伤根》东汉  无名氏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2 《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2
  • 《新唐书王潮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五代祖晔为固始令,民爱其仁,留之,因家焉。世以赀显。   僖宗入蜀,盗兴江、淮,寿春亡命王绪、刘行全合群盗据寿州。未几众万余自称将军复取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3
  • 送丁琰序文言文赏析

    送丁琰序文言文赏析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陋室铭点击答案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映入帘青3.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4
  • 答洪驹父书文言文试题

    答洪驹父书文言文试题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2
  •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