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3.从字数看,这首词是(   )(1分)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4.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5.这首词抒写离情颇具特色,请结合画线句加以赏析。(4分)
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3. A
4.D(意境以“苍凉”概括不准确)
5.可就寓情于景、双关等角度赏析,角度1分,分析2分,语言1分。如:画线句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抒写离情。“乱”字尤妙,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描写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来,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他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情思,将离人愁肠欲断的内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除非问取黄鹂”中的“问取”是何意思?(2分)
②黄庭坚的诗词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请鉴赏这首词(50字内)(4分)
【参考答案】
①问一问。②这首词的主旨是惜春。词的上下阙都采用设问的形式,道出作者寻觅春迹的痴情,且将一个极平常的留春旧题点化得趣味盎然、生动可感。

两首对比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4分)

阅读对比答案
(1)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黄词在构思上新颢、曲折。作品中写春天消逝,作者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两句是说,明月之夜,泛舟水上,但听洞庭湖旁,深树之中,猿声悲啼,一片凄凉。诗句言伤秋怀远之思,无做作雕琢之痕,纯出自然,风致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4
  • 新概念英语一个著名的大钟原文带翻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概念英语二第71课原文带翻译:一个著名的大钟》,供大家参考。   When you visit London, one of the first th…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146
  •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篮。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牵及英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3
  • 《使至塞上》鉴赏

      此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54
  •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