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⑴“霜日明霄水蘸天”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本句所展现的意境。(3分)
                            
⑵“澹烟衰草有无中”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试对这一艺术手法作简析。(3分)
参考答案
⑴“霜日明霄”写秋高气爽、天空晴朗。(1分)“水蘸天”,既说蓝天如同蘸着水洗过一般地清澈透明,又写远眺长江,似乎水蘸着了天空。(1分)从而写出了一个天高云淡、波光接天、水天一色的开阔、宏大的境界。(1分)
⑵淡淡的轻烟,连天的衰草,隐现于辽阔的蓝天之下,(1分)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凋零。(1分)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的现实的一种悲凉情绪的流露。(1分)

赏析: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人,他和张元亁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高宗时进士,殿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而被下狱。其词作早期多清丽婉约,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其多抒发爱国思家的思想,激昂奔放,风格洒脱。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张孝祥正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守荆州。这天,秋高气爽,约友人登高,不由感叹中原沦陷,心潮起伏,激昂愤慨,于是写成这首《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塞”即边塞。马举先,词人的友人,是谁不详,待考。全词如下: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上片写景,烘托边塞气氛和作者心情。“霜日明霄水蘸空。”“霜日”指秋天。“宵”即天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太阳照着万里晴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蘸着太阳似的。词的开始就描写出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水天相接的美的景象。这里的景是十分美丽的,是属于“乐景”之类。可以说,这一句描绘的境界是开阔的,高远的。接着写道:“鸣鞘声里绣旗红。”“鸣鞘”即指响鞭。“鞘”指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鸣鞘声”即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绣旗”即锦绣的军旗。这里是说,词人此时登临荆州城,极目远望,听到的鸣鞘声,看到的招展红旗。如此烟尘滚滚,响鞭声声不断,直接刺激着词人的心中。词人把声音和色彩结合起来,抓住“鸣鞘声”和“绣旗红”这富有军营特点的意象,突出了金兵占居中原后的嚣张气势。从写作方法来说,词人表面写乐景,其实达到了“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的效果,接着的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其中“澹烟”与“衰草”中,著一“澹”字和“衰”字,描绘出金兵占居后的中原地区,而今已是满目萧疏的现状。从写作来说,词人明显写了哀景,但确具有 “以哀景表哀,更突其哀”的效果。从上片来看,词人在描绘中,景物由盛而衰,情感也就由此层层推进,直到“澹烟衰草有无中”才暗示了词人沉痛的心情。
下片抒情,表达对中原故国的怀念。“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尊”通“樽”即酒杯。“戍楼”即军队驻守的城楼。“阑”即将尽。“挥泪”即洒泪,掉泪。“万里中原烽火北”就是说,被敌人占领的万里中原远在火线的北面。词人眼前遍地烽火,往日的大好河山,万里中原就在遥远的北方,而如今还受金人的侵占和践踏。如此景象,引发了词人对故土,对中原父老的思念,积郁于心的愁闷,只好“一尊浊酒戍楼东”,借酒浇愁。然而,“一尊浊酒”怎能消除此时的内心的悲愤,也许就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将进酒》)啊!无奈之下,词人在酒尽愁不尽中,无奈地“酒阑挥泪向悲风”。是的,词人面对萧瑟秋风,禁不住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这里,词人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挥泪”),我们可以从词人的描写中,感受到他一腔爱国之情和无尽的悲痛之感。
总之,全词短短的四十二字,把词人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和对金兵占领中原故土的愤激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情感真切,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高远、放旷的审美境界中,使词人的情感得到最恰切的表从现,也更好地体现出词人的审美艺术功力。所以,谢尧仁在《于湖居士文集序》中说:“自渡江以来,将近百年,唯先生文章翰墨,为当代独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6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史稿》原文及翻译

      原文: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新宁…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8
  • 文言文句式详解

    文言文句式详解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0
  • 《游观音崖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观音崖记 【明】都穆 ①丁卯春,来官南都,地称佳丽,凡山之近而可游者,往往游之。闻观音崖屹立长江之上,为天下绝景,独以道远不及登。九月甲子,工部司务钱君,邀余及兵马梅君,为兹崖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29
  • 严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严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严母训子文言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下面一起来看看严母训子文言文翻译的详细内容吧!   原文   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这两句是说,寒冷的地方生长的木材容易被人遗忘,贫苦人家的女儿出嫁万般艰难。比喻当时社会上常以地位、财产论人,往往轻视、冷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9
  • 高考文言文《幽王击鼓》练习题

    高考文言文《幽王击鼓》练习题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