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荀彧字文若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1
  •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袭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于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2
  • 夜泊水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42
  • 刘攽《七门庙记》原文及译文

      七门庙记   (宋)刘攽   嘉佑二年,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观所谓七门三堰者。问其居人,其溉田几何?对曰:“凡二万余顷。”考于图书,实魏扬州刺使刘馥所造。自魏至今七百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4
  • 阮郎归·立夏

    朝代: 作者:张大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29
  • 《史记·循吏列传》“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於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