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断句法

浅析文言文断句法

  课外文言文阅读在各地的中考当中是作为附加题的形式出现的,主要考查对课内知识的迁移与延伸,一般来说,课内文言文知识掌握得很好的话,课外阅读当中的解释翻译及对内容的理解则不成问题,但其中的断句可是学习当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考当中的一个难点,从学生的练习与考试的情况看,这道题的`答题情况不是很好,原因在于学生未能掌握断句的技巧。其实,文言文的断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解答出来。

  一、 联系前文推断断句法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段落一般短小,内容比较单一,有些文段中的语句结构相似,稍加注意,断句一题即可答出。

  [例一]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构与前面的“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的结构是一样的,后面的总结亦可根据前面的内容断出,全句断为“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二、 根据词性的组合断句

  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则要靠词与词的组合,因此,理解了词性及词性组合特点对于文言文的断句很有帮助,但要注意的是所组合的词必须是且只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词性的组合特点如下:①.名(代)词+动(形)词(这里的名词、代词包括由名词和名词或代词和代词构成的并列短语)②.名(代)词+动(形)词+名(代)词③.介+名+动(形)④.动(形)+名(代)⑤.副+动(形)+名(代)⑥.“矣”“也”“者”“乎”“哉” 等助词,和前面的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以上六种只是最基本的组合方式,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但不管怎么变,都不能违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这一点。

  [例二]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根据词性的组合特点,画线句应断为“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三、根据语感断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段读懂了,断句自然就不在话下,因此,我们要强调多读,而且要边读边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断好句。

  从以上分析得出,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是有章可循的,当然能把三者结合起来运应则更能做到万无一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李处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晋末,张彦泽斩关而入,纵士卒剽略。处耘年犹未冠,独当里门,射杀十数人,众无敢当者。会夜幕,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8
  •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思:烦忧奔涌抽刀断水水更流,愁思郁积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自《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0
  •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这两句是说,服九转灵丹成仙,不如纵情饮酒,乐哉游哉;听清亮的歌声,美好的音乐,不如吟诗作赋,以抒哀情。不言悲而悲在其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6
  • 写山西龙门的诗词大全

    龙门,又称禹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约10公里处。龙门山跨黄河东西两岸,形如门阙,宽不足100米,滔滔黄河夺门而出,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流入平原。前人用“禹门三级浪,平…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3
  • 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白居易诗词全集

    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 [唐] 白居易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树枝折。 百鸟无食东西飞,中有旅雁声最饥。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 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 我本…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33
  • 宋玉对楚王问

    朝代:先秦 作者:宋玉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