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的诗意: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这两句写的是灵隐寺深秋的景色——早晨,降了薄薄一层霜,但花儿照样开放;因霜而结了薄冰,但树木的叶子并未因而凋谢。衬托出灵隐寺环境之幽美,描绘逼真而韵足。

出自出自宋之问《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更发:(开得)更加旺盛。
凋:凋落。

参考译文
飞来峰高耸而草木葱茏,佛殿肃穆而且寂寞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挖空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早年爱好远处奇异美景,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赏析
《灵隐寺》是唐代宋之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这一联是诗人在登塔取泉的过程中见到的深秋美景,山花迎着薄霜开放,树叶虽逢细冰而未凋。此处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虽遭受贬黜却仍然坚强。

整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第一联,从外部环境飞来峰入手,接着写到灵隐寺,第二、三两联写的是灵隐寺中的景色,四、五两联是从灵隐寺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两联是诗人离开时的感想和打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并在诗歌的结尾稍稍表示出了他出世归隐的意向。全诗意境开阔,构思奇妙,景色描写清丽淡远,开启了唐代山水诗的道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鹊踏枝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黎贯,字一卿,从化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黎贯,字一卿,从化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刷卷福建,劾镇守内官尚春侵官帑状,悉追还之。世宗入继,贯请复起居注之制,命词臣编类章奏备纂述,从之。登极诏书禁四方贡献,后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6
  •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闲

    朝代:五代 作者:牛希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20
  • 家铉翁《寄江南故人》原文、注释和鉴赏

    家铉翁《寄江南故人》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注释】 (1)此诗当于南宋灭亡以后,作者被扣在燕京(今北京)时所写,其时他当达七十古稀之年…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7
  •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鉴于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一、文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