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这两句是说,谢脁送别范云,如客散山空一样,已成往事;青天碧水的美好风景依然如旧,眼前是令人“生愁”的寂寞。这是在怀古,同时也包含着李白自己的生活感受,为自己故交云散,盛会难再而深致惋惜,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韵味悠长。

出自李白《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仿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参考译文
谢亭曾是谢朓与范云离别之处,我每当看到这里的风景就不禁生愁。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见碧水清流。池畔的杂花,映着春天的朝阳;窗外的竹林,夜里像在秋风中鸣个不休。我与古人息息相接,高歌一曲纪念谢公与范云的此地旧游。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李白游宣城时。首联写谢朓、范云当年离别之地犹在,目睹此处景物不免生愁;颔联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死后亭边的景象,以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构成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颈联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佳节良宵的景物,其中寓有怀古情思;尾联写在缅怀遐想中,似乎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全诗表现了作者对人间友情的珍视,也表现了李白美好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志趣情怀。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诗人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愁。“愁”字内涵很广,诗人思念古人而恨自己不能见到古人,度过每一天却觉得孤独,乃至由谢朓的才华、交游、遭遇,想到诗人自己的受谗遭妒,这些意思都可能蕴含其中。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两句紧承上联“离别”“生愁”,写谢公亭的风景。由于“离别”,当年诗人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此地显得天旷山空,谢公亭上唯见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这两句写的是眼前令诗人“生愁”的寂寞。李白把他那种怀古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就使得这种寂寞而美好的环境,似乎仍在期待着久已离去的前代诗人,从而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年客散之前景况的遐想。这不仅是怀古,同时包含李白自己的生活感受。李白的诗,也经常为他生活中友人散去、盛会难再而深致惋惜,这表现了李白对于人间友情的珍视,并且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客散”两句似乎已经括尽古今了,但意犹未尽,接着两句“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不再用孤月、空山之类的景物来写“生愁”,而是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佳节良宵的景物。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清响,景物虽美,却没有知己为伴欣赏,越见寂寞孤独。这两句看上去似乎只是描写诗人眼前的风光,而由于上联已经交代了“客散”“山空”,因此,这种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言外的寂寞,以及他面对谢公亭风光追思遐想,欲与古人神游的情态。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诗人在缅怀遐想中,似乎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沟通了古今的界限,乃至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这里所谓“一相接”,是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是写在精神上对于谢公旧游的追踪。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其中却表现了李白的精神性格。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6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题《张中彦》

    文言文阅读题《张中彦》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3
  • 如梦令春思翻译赏析范文

      《如梦令·春思》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前言】   《如梦令·春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1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翻译赏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译文]   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消除,紧锁的眉头刚刚松开,但在心里却又惦念开了。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2
  • 寨儿令・次韵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注释①黄鹤矶(ji):又名黄鹄矶,故址在…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61
  •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神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稍迁给事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8
  • 三峡重点文言文全解析

    三峡重点文言文全解析   郦道元【北魏】   一、文学常识   1.课文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