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且伐燕文言文的道理

赵且伐燕文言文的道理

  《赵且伐燕》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以下是赵且伐燕文言文的道理,欢迎阅读。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注释

  赵 解释: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 解释:将要。

  伐 解释:讨伐。

  燕 解释: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 解释:人名,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纵横家。

  惠王 解释: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方 解释:正。

  曝 解释:音pù,晒的意思。

  鹬 解释:音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箝 解释:音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 解释:音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 解释:yu 四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 解释:以及后面的“渔父fū”,以捕鱼为业的人。

  禽 解释:音qí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 解释: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敝 解释:通“蔽”,使动用法,这里是使、致使、使得……

  相知 解释:相持。对峙的`意思。

  熟 解释:仔细

  乃 解释:于是。

  道理

  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今天我们的话语相对于古人,显得贫乏和苍白,只有不断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直白上多下点工夫,才能不愧为是他们的后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9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及翻译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及翻译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下面是《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2K
  • 文言文阅读题之鸿门宴节选

    文言文阅读题之鸿门宴节选   鸿门宴节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北史奚康生传》的原文及翻译

      :   奚康生,河南阳翟人也。本姓达奚,其先居代,世为部落大人。祖真,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卒,赠幽州刺史,谥曰简。康生少骁武,弯弓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0
  • “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这两句是以济水与黄河对比,谓清与浊可以各行其道;以周公与接舆对比,谓用世与避世可以各行其事。这两句诗中隐喻着诗人的经历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题三闾大夫庙的翻译赏析

      《题三闾大夫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翻译】   沅水和湘水常流不息,屈原的悲怨是多么的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3
  • 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