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三不祥》文言文考题

《国有三不祥》文言文考题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4分)

  参考答案:

  1.泽:聚水的地方 2.而:表承接 3.殆:大概,恐怕 4.谓:说 5.对:回答 6.是:这些;与:原意参与,这里是一样的`意思;焉:语气词 7.而:表转折 8.任:信任 9.乃:就(是);若:像;者:的情况 10.如:到去 11.曷:怎么 12.为:是

  译文

  景公外出打猎。上山碰到虎,下泽遇见蛇。他感到很晦气,闷闷不乐地返回宫中,马上召见晏子。他问晏子说:今日我外出打猎,上山则见虎,下淬则见蛇,这恐怕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之人国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使用他,是二不祥;使用了却不信任他,是三不祥。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一些问题。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泽遇见蛇,泽是蛇的窝啊。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1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书》节选韩子高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陈书》节选韩子高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9
  • 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紫河车,乘赤凤,入琼…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13
  •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分析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耿秉传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唐诗遣悲怀三首·其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元稹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 一作:画箧)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5
  • 《清平乐·太山上作》的诗词及鉴赏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   涧风来号万窃,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鉴赏   蒙…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