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中“与”字的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与”字的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晓窗

    朝代:清代 作者:魏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77
  •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2
  •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习题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习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者乐雷发少年时代就以聪明机敏闻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后经宋理宗亲自招…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0
  •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翻译及赏析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8
  • 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

    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