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这两句赞赏月光照人不分彼此,十分公平——月亮从东边升起,直到西边落下,普照大地,不曾单独照耀哪一家人。诗人曾长期流落江湖,极不得志,登第时已七十余岁。这两句诗似借月光普照之公平,隐含当时社会对己之不公。“私照”二字蕴含极丰,恐指科举之多种弊端,“私照”之风极盛,致使人才备受压制,不能脱颖而出。委婉含蓄,耐人琢磨。赞颂中秋夜月亮光明磊落、公正公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像中秋明月那样公平公正的愿望。

出自曹松《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简析
这首诗写作者中秋望月所感。前两句写赏月情景:这天,天空澄净,万里无云,人们都在观赏从海上缓缓升起的明月。“秋三五”点出中秋节;“蟾盘”点出月,两句写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两句,笔锋一转,由景转情,写月光无私地照耀人间,而不是只照“一家人”。“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一人家”,指的是帝王之家,是说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普通人家都是一样的。这两句写月光之普照,由眼前自然之景生发出人世感慨,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诗人曹松是唐朝末期文人。唐末曾历经甘露之变以及黄巢、王仙芝起义,社会十分动乱。在这个时期,曹松的《中秋对月》诗,写出了作者对光明普照和对大公无私的赞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6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全词赏析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出自南宋词人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

    朝代:宋代 作者:刘义庆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1
  •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韩彦直,字子温”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从世忠入见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拊其背曰:“他日,令器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2
  • 《杨万里忧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万里忧国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