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投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扁鹊投石
医扁鹊①见秦武王②,武王示之③病④。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⑤也,将使耳不聪⑥,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⑦曰:“君与知之⑧者谋⑨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⑩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①扁鹊: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秦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③示之:示,给……看;之,指扁鹊。
④病:疾病。
⑤已:停止,病愈的意思。
⑥聪:灵敏。
⑦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
⑧之:指治病的事。
⑨谋:商量,商议。
⑩使:假使。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

参考答案
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5.(4分)治病      治国

翻译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扁鹊看了,请求把它治除。秦武王左右亲信说:“您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说:“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赏析:
谋士说客不辞劳苦,奔走游说,推销自己的治国方略,为了说服对方,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生动的寓言。《诗经》中的“筑室道谋”一词是说与过路人商量造房子的事,而《战国策》中记载的“扁鹊投石”的故事用以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向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请教,切不可听任外行 。医人和医国虽然不同,但在听取专家意见,不胡乱采纳纷扰的意见上是一致的。人们行事施政时最忌讳不能果断决策,而果断决策的前提就是要听取最合理的各种建议,如果有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那么决策起来就比较容易,最可怕的是乱听建议、听一些专业不对口、对问题知之不详的人的胡说八道,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专家有专家的资历和优势,他们是花了数十年的工夫在一个问题上研究,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7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翻译赏析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    宝贵的青春多么短暂。怎忍心把对虚名的追求,换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0
  • 《所见》原文及注释译文

      《所见》   作者:【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16
  • “任瑰,字玮,庐州合肥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任瑰,字玮,庐州合肥人,陈镇东大将军蛮奴弟之子也。年十九,试守灵溪令。俄迁衡州司马,都督王勇甚敬异之,委以州府之务。属隋师灭陈,瑰劝勇据岭南,求陈氏子孙立以为帝;勇不能用,以岭外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

    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   原文: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575
  • 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士&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