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书幽芳亭记》阅读答案对比

《爱莲说》《书幽芳亭记》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11、黄庭坚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堪称君子?请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参考答案]
8.A   
9.D   
10.A
11、1)无人赏识的时候能耐得住寂寞 
    (2)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
    (3)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8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讲解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讲解分析   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1
  • 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原文、注释和鉴赏

    万事销身外(2),生涯在镜中(3)。 惟将两鬓雪(4),明日对秋风。   【注释】 (1)览镜:照镜子。 (2)销:同“消”。 (3)生涯:一生的…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5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诗词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顾太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回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9
  •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的词意: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 出自辛弃疾《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一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5
  • 晏子答梁丘据

    原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儿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