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选自《古文观止》,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

【原文】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⑴。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⑵,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⑶,钱君始书其名于版⑷,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⑸。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释】
    (1)谏官:始设于西汉,称谏大夫。宋初谏官称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真宗时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共有六名官员。
    (2)天禧:宋真宗年号。
    (3)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17年至1021年。
    (4)钱君:可能指钱明逸,他庆历四年(1044)为右正言,供职谏院。
    (5)嘉祐:宋仁宗最后一个年号,公元1056年至1063年。
   
【译文】 
  古时候没有专门设置谏诤的官,从公卿大夫到一般工商之民,没有不能进谏的。汉朝建立以来,开始设置谏官。将天下的政事,四海五湖的民众,治理国家的得失利弊,都集中于一个谏官身上,让他一一提出意见,那么他的责任也可以算够重的了。任此官者,应当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情,舍弃那些小事;要先进谏那些急迫的问题,而后谏那些不很急迫的问题;要专为国家谋利,而不为自己打算。那些热中于追求声名的人其实与热中于追求私利之徒一样,这两种人与谏官的职责相距多远啊!
  天禧初年,真宗下诏设置谏官六员,并明确谏官的职责。庆历年间,钱君开始将谏官们的名字写在木板上。我怕因时间长了要磨灭,在嘉祐八年,将谏官名字刻在石上。后代人会逐个指着他们的名字而议论他们说:“某某人忠诚,某某人奸诈,某某人正直,某某人邪恶。”啊,这能不叫人惧怕吗?(丁如明)
   
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其词仅存三首。

【解析】
    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在《谏院题名记》中,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0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唐书魏知古传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新唐书魏知古传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立,以故属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9
  • 《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字介甫”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1
  •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祝福语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祝福语   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8
  • 古诗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贾岛〔唐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译文及注释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4
  • 梧叶儿・客中闻雨

    檐头溜①,窗外声,直响到天明。滴得人心碎,刮得人梦怎成?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②。 注释①檐头溜:檐下滴水的地方。 ②不道:不管,不顾。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6
  •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这两句是说,要磨剑,不要磨锥。锥磨得再锋利,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比喻人应当着眼于大事,不要斤斤于小利。以事说理,颇有教益。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