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争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贤类编》
又称《兄弟射雁》

注释:
1.睹:看见。
2. 援:拉。
3.烹:烧煮。
4.舒燕:栖息的大雁。
5.宜:应该。
6.燔(fán):烤。
7.竞斗:争吵;争吵。
8.讼(sòng):裁决。
9.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10.索:寻找。
11.昔:以前,昔日。
12.翔雁:飞翔的大雁。
13.燔:烤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将援弓射之( ) ②竟斗而讼於社伯(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昔人有睹雁翔者。
②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拉。②竟然,居然。
(2)①过去,有看到大雁飞翔的人。②等他们再去找雁,雁已经高飞远走了。
(3)做事要掌握时机,当机立断。

译文:
从前,有个人看见一只正在飞翔的大雁,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栖息的大雁适合煮着吃,飞翔的大雁适合烤着吃。” 两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儿。社伯建议把大雁剖开,一半煮食,一半烤食。 等到兄弟两个再次去射大雁时,大雁在空中早已远去。

故事梗概
寓言中两兄弟望着空中的大雁,为如何吃雁而争论不休,错过了射雁的时机,以至大雁飞得无影无踪。

道理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像舒雁烹宜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寓意
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2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归有光《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

    《沧浪亭记》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作者应佛徒文瑛的请求而写的一篇专记。全文以不到三百字的篇幅,记述了沧浪亭的历史变迁,并通过古今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 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的翻译赏析

      《经火山·火山今始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6
  • 司马迁文言文阅读

    司马迁文言文阅读   (甲)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8
  • 欧阳修文集――卷八十・外制集卷二

      ◎制五十首   【内殿承制桑逵可左监门卫将军致仕制】   敕具官桑逵:夫少也用其力,老也优其秩,在予推恩之意固亦仁矣,于汝克终之善岂不美哉!况尔方置朝行,又升环列。归安汝寿,服…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7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