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菱溪石记
欧阳修
    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②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日此溪是也。杨荇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③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为吴时贵将,与荇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矜富贵之佚欲②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口!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④,尚有居溪旁者。
    ④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⑤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在庆历五年被贬滁州任太守的次年写的。②佚欲:淫佚之欲。③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
 
22.写出本学期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篇名《______________》(2份)
23.写出第①段的段意。(2分)
24.第②段画线句“理或然也”中的“然”指_____________。(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5.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2分)
    A.也    B.矣    C.哉    D.夫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22.(2分)伶官传序
23.(2分)交代了菱溪之石的数量和去同(或“命运”、“遭遇”)。
24.(2分)菱溪之名原无记载,可能原名荇溪,为避杨荇密的名讳而改名为菱溪。
25.(2分)C
26.(4分)本文借菱溪石的流传经历,(1分)警戒富贵者、好奇者都可对奇物一赏而足,
    不必占为已有,(2分)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1分)

参考译文
菱溪的奇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被,水干涸而露出了石头,溪旁住的人见它形状怪异,往往把它作为神灵祭祀。
菱溪在各类图册经籍中都没有记载。唐代会昌年间,刺史李濆写了一篇《荇溪记》,说:“荇溪水出永阳岭,向西从皇道山下经过。”从地理上寻找,现在没有称为“荇溪”的河流。问滁州人荇溪在什么地方,他们回答说就是菱溪这条河。杨行密占据淮南的时候,淮南人为了避讳他的名字,把“荇”改为“菱”,从道理上说也许就是这样。
溪旁有一处遗址,听说是以前将军刘金的住宅,奇石就是刘金的。刘金,伪吴的时候的贵将,和杨行密同时在合淝举事,号称“三十六英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本来是一个剽悍武夫,却也知道喜欢、欣赏奇异的事物,有了像小孩子一样的爱好,难道不是因为在乱世之中功成志得,满足于富贵的安乐与嗜欲无节而使他这样吗?遥想这宅院当年的水池台榭、奇木异草,和这些石很相称,也是一时的盛事!现在刘金的后人,散居为平民,还有住在溪两岸的。
我感叹于那些人与物的兴盛与衰废,尤其可惜这块大石让人喜爱却反而遭到遗弃,就用三头牛拖出来,放置于幽谷之中,又寻找那块稍微小一点的,在白塔的老百姓朱某家得到了它,就将它们立在丰乐亭的南北。丰乐亭靠城路近,可以作为滁州人每年游玩的好去处。
那些奇异的事物,让它们弃置在僻远的地方则可惜,把它们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欢它的人免不了会将它取了去。唉!刘金虽然不值一提,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勇猛的人,他平生的理想志向,难道不大吗?可是到了他的后辈,衰败零落,以至于子孙没落而不知是谁,何况是要想长久地占有这块石头呢?通过它可以作为那些富贵者的警戒。而那些喜欢奇异事物的人听到了这块石头的故事以后,也就可以欣赏就行了,何必取走占为己有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集灵台·其二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张祜

    《集灵台·其二》由唐代张祜所创作。以下是集灵台·其二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集灵台·其二原文…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8
  •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谏齐景公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1
  •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思:烦忧奔涌抽刀断水水更流,愁思郁积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自《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31
  •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练习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名句 一、《采薇》理解性默写 (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    (2)写景的句子是  (3)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28
  • 义騟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而瘠,骨如堵墙,步且僵,莫适为主,絷而得之。会罢兵归,饲以丰…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8
  • 六韬虎韬必出的文言文

    六韬虎韬必出的文言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