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孔子见齐景公》阅读答案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辞不受                 (辞:推辞)
D.入谓弟子曰                 (谓:认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太医以王命聚之
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参考答案
10.D(谓:告诉,对……说)
11.B(介词,对,对于)
12.D(却不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需求)
13.(1)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乡”“受”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2)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闻”“当”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蹴尔而与之生(用脚踢)        B.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C.孔子见齐景公(召见,接见)    D.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听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蹴尔而之//所识穷乏者得我B.是亦不可以乎//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C.今景公//学而时习之,不亦
D.孔子不受//令弟子趣驾,而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万钟我何加焉//受地先王,愿终守之
B.景公致廪丘为养//固国不山溪之险
C.行道人弗受//辍耕垄上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 //景公未之以行赐之廪丘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内容可概括为:孔子不受景公之赐。
B.【乙】文可作为【甲】文的一个事例论据,有力地证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从而论证论点。
C.【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见利忘义。【乙】文中孔子的表现印证了《论语》中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甲】文以议论为主,运用排比句式,语句流畅,气势充沛。【乙】文以叙述为主,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1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氏擒贼文言文翻译

    周氏擒贼文言文翻译   古文翻译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项目,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周氏擒贼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周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2
  • 《贺钦,字克恭》原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4
  • 沁园春·观潮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831
  • 珍爱生命的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关于珍爱生命的诗歌,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珍爱生命的诗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7
  • 白居易《杨柳枝词》原文、注释和鉴赏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 (1)作者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后,寓居洛阳时所作,诗人年龄当已过七…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51
  •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原文及译文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