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阅读答案及翻译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规劝。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穷发:不毛之地。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急迫的样子。
D.若夫乘天地之正                   乘:顺应。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谨拜表以闻
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C.汤之问棘也是已               不知老之将至
D.而征一国者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D.襟三江而带五湖 

参考答案
8.A(劝:勉励。)
9.C(A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助词,……的人;语气词,表引出原因)
10. B (A名词作状语;C 使动用法;D名词的意动用法)

参考译文
小智不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开头和结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这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以五百年当作春,以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汤问棘是这样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斥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之类一样。宋荣子轻蔑地嗤笑这些人。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虽然这样,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5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文言文赏析文征明习字

    高中语文文言文赏析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5
  • “纳言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纳言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责之曰:“汝何为两种待客?”驿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全词翻译赏析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出自陈亮《贺新郎·老去凭谁说》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2016中考文言文《捕蛇者说》阅读答案及翻译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5
  • 古诗鲁山山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梅尧臣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译文及注释 鲁山山行译文 绵延的鲁山重…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1
  • 描写大自然美的古诗

      綦毋潜   题目:《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