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

  清代颜李学派的代表作。清李塨著。

  【作者简介】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时师事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诸学,弃八股,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出游,结交名士,研讨学术。晚年隐居家乡,讲学经农,著作除此书外,还有《小学稽业》、《圣经学规纂》、《论学》、《平书订》、《拟太平策》、《传注问》、《恕谷后集》。此书阐述《大学》旨义,发挥颜元之学。

  【书籍简介】

  《大学辨业》认为程朱、陆王的心性理论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专讲性天,脱离实际的悬空之学,有违圣人“下学上达”的遗训,“朱子《孟子注》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盖欲先上达而后下学也,至陆王则又以为上达即是下学,两派不同在此。不知不先下学,所谓上达非上达也,非大体也,皆佛氏之空幻耳”(卷三)。强调“上达”必由“下学”方能获得。反对宋明理学“主静”的`修持方法,认为闭目静坐是佛老的主张。“心之静,只是须臾,不可主之也。主此必人二氏矣。”(卷四)

  对“格物致知”的解说,与其师颜元有所不同。训“格”为“至”,训“格物”为由学致知,“然不曰学而曰格,何也?学有浅深,皆可谓学。格者,由浅及深,无所不到之谓也”(卷二)。强调由学获得知,由知指导行。“致知在格物者,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卷二)“学于平日为学,行于临事为行。”(卷三)因此,与颜元不同,认为先知而后行,“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同上)。并把知行看做是平行的两个方面,“格物之于礼乐,学也、知也;修身之于礼乐,行也”(卷四)。正因为对“格物致知”和知行关系作了如此理解。李塨和颜元所走的学术路线不同,走进了考据学的狭路。

  【版本】

  光绪初年由王灏收入《颜李遗书》,1923年收入四存学会编印的《颜李丛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   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也。则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监察御史。频按制狱称旨,累迁御史中丞。     万岁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虚统兵讨契丹不利,奏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2
  • 庆东原

    忘忧草①,含笑花②,劝君闻早冠宜挂③,那里也能言陆贾④,那里也良谋子牙⑤,那里也豪气张华⑥。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⑦。 注释①忘忧草:即萱草。古认为它可以忘忧。嵇康《养生论》:“合…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98
  •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九月九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55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   刻舟求剑…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