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

  清代颜李学派的代表作。清李塨著。

  【作者简介】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时师事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诸学,弃八股,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出游,结交名士,研讨学术。晚年隐居家乡,讲学经农,著作除此书外,还有《小学稽业》、《圣经学规纂》、《论学》、《平书订》、《拟太平策》、《传注问》、《恕谷后集》。此书阐述《大学》旨义,发挥颜元之学。

  【书籍简介】

  《大学辨业》认为程朱、陆王的心性理论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专讲性天,脱离实际的悬空之学,有违圣人“下学上达”的遗训,“朱子《孟子注》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盖欲先上达而后下学也,至陆王则又以为上达即是下学,两派不同在此。不知不先下学,所谓上达非上达也,非大体也,皆佛氏之空幻耳”(卷三)。强调“上达”必由“下学”方能获得。反对宋明理学“主静”的`修持方法,认为闭目静坐是佛老的主张。“心之静,只是须臾,不可主之也。主此必人二氏矣。”(卷四)

  对“格物致知”的解说,与其师颜元有所不同。训“格”为“至”,训“格物”为由学致知,“然不曰学而曰格,何也?学有浅深,皆可谓学。格者,由浅及深,无所不到之谓也”(卷二)。强调由学获得知,由知指导行。“致知在格物者,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卷二)“学于平日为学,行于临事为行。”(卷三)因此,与颜元不同,认为先知而后行,“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同上)。并把知行看做是平行的两个方面,“格物之于礼乐,学也、知也;修身之于礼乐,行也”(卷四)。正因为对“格物致知”和知行关系作了如此理解。李塨和颜元所走的学术路线不同,走进了考据学的狭路。

  【版本】

  光绪初年由王灏收入《颜李遗书》,1923年收入四存学会编印的《颜李丛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太祖治军的文言文翻译

    太祖治军的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本词出自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所谈论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治军严明的故事。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太祖治军   太祖朝常①戒…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7
  • 《宋史•郭浩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郭浩字充道,顺德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2
  • 七夕诗句: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七夕 诗句“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七夕》 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9
  • 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最初多咏水仙。…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1
  •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全词翻译赏析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译文]  不知道屋外红杏枝头上,花儿还剩下几许?只怪那无情的清明雨,点点滴滴洒下来,让憔悴的花面满是啼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