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传》“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及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①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貣(tè):向人求物。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毋收稿为兽食           稿:禾杆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惟平独吊               吊:忧虑       D.君自谢民               谢:辞别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2分)(    )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徒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1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为高祖解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16.将晨读考察题和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4分)
(2)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4分)

答案
13.D【谢:谢罪】
14.A【①是献计;⑤是讲为民请求,这些与“为人恭谨”无关】
15.D【“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与原文不符】
16.(1)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岁竟:年终;折券弃责:免除旧债】
  (2)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我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物资助军用。【“为”,因为;“佐”,资助】

参考译文
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虑。陈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在野外蒙受日晒雨淋的辛苦,而你却待在朝内,没有蒙受箭和垒石的祸殃,增加你的封邑,为你增添卫兵的原因,是因为当前韩信在关中谋反,对你也产生了疑心。设置卫兵来护卫,不是用这来宠幸你啊。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萧何听从了陈平的计谋,皇上高兴。
  那年秋天,黥布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击他,多次派使者去问萧何怎么办。萧何说:“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我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家所有的财物资助军用,如同诛灭陈豨时一样。”有人劝说萧何说:“你要被灭族的时候快到了,皇上之所以多次问你怎么办,是害怕你不久发动关中谋反。现在你何不多买田地,以低价格向人赊买物资来自己陷害自己?如果这样,皇上一定会心安。”于是萧何听从了这个人的计谋,皇上于是非常高兴。
  皇上结束了对黥布的攻杀回来,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不让前行,向皇上呈上状纸告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田地房屋的有数千人。皇上回到京城,萧何拜见皇上,皇上笑着说:“现今的相国对老百姓是多么有利!”皇上就把百姓上告的状纸全部丢给萧何,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后来,萧何替百姓请求说:“长安土地狭小,上林多有空地,荒废在那里,希望发布命令让百姓进入上林耕种,不收取禾杆,把它们留下作为野兽的饲料。”皇上非常生气地说:“你一定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财物,这才来替他们请求要我的上林苑!”于是,把萧何交给廷尉,戴上刑具,拘囚起来。过了几天,王卫尉待走到皇上面前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如果遇到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替他们请求,这的确是宰相应做的事情。陛下为什么却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财呢!”这天,皇上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放出了萧何。萧何年老,一向恭敬谨慎,赤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你为百姓请求耕种我的上林苑,我没有答应你,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一个国君,而你却是个好相国。我故意拘囚你,是要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彭元逊《六丑·杨花》

    彭元逊 杨花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7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翻译赏析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年的琵琶弹奏着边地音,琵琶的乐曲声分明在向人们诉说着满腹的怨恨。   [出自]  杜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5
  • ●卷十八・书五

              【与凤翔邢尚书书】   (或作“京西节度使邢尚书”。邢,谓邢君牙也。)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9
  • “杨一清,字应宁”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一清,字应宁。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一清善权变①,尤晓畅边事。弘治十五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西番故饶马,而仰给中国茶饮以去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明史·赵璜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 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代: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