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阅读答案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1)请简析“池上新晴偶得过”的作用。(2分)
(2)“芙蓉寂寞照寒波”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芙蓉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3)“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照应题目,交待雨后初晴,自己偶然从池上经过。(1分)以乐景写哀情,以“新晴”反衬自己的落寞。(1分) 
(2)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2分),写“芙蓉寂寞”将其人格化,用“寒波”更加衬托出荷花的寂寞。(2分) 
(3)①表面看是诗人对芙蓉的劝慰:如果是在春天,你会淹没于繁盛的百花丛中而有更多的幽怨和难堪。如今你毕竟盛开后的肃杀,曾有过辉煌,何必再“怨”再“厌”!②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崇高品质的追求;慰藉自己寂寞的灵魂,劝慰自己不必在意如芙蓉(荷花)那样清高而无人赏(知)。(每点2分)


(1).诗人借景抒情,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既是写芙蓉的感受,也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下面哪一项所表现的意境完全不同?[  ]
A.菡萏骨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客光共悴憔,不堪看。
B.断无蜂蝶慕幽音,红衣脱尽芳心苦。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参考答案
(1).寂寞,厌,怨  
(2).C

简析
徐贲是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后新晴的秋日,偶然经过池边,看到“芙蓉”在“寒波”中寂寞地开着,引起了一番感慨,并对芙蓉进行慰藉,芙蓉是夏日开放的,到了秋天,它便逐渐花残叶落,憔悴干枯。因此再无人来观赏,它便“寂寞”地呆在池中。接下来,诗人却劝荷花,莫厌秋情薄——不要埋怨秋天的无情,因为“若在春风怨更多”。春天里,春风春雨,落英缤纷,荷花如开在春天,自然也难避免,那哀怨不是会更多吗?而这显然是诗人的生活感受的曲折表现。诗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感到被人冷落的苦闷;但诗人又自我安慰,如果当了官,境况就一定会好吗?仕途险恶,说不定会遇上更大的灾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4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郭氏之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氏之墟 【原文】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③?”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也。”桓公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22
  • 写江西娄妃墓的诗词大全

    娄妃墓,在江西南昌市沿江路华光庙附近。娄妃是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朱权之五世孙宁王朱宸濠之妻。明正德十四年,朱宸濠欲谋反,娄妃曾泣谏劝阻,并以诗开导,但宁王不听忠谏,起兵反叛,被巡抚南…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3
  • 《易传象传下震》文言文及翻译

    《易传象传下震》文言文及翻译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来厉,乘刚也。震苏苏,位不当也。震遂泥,未光也。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的翻译赏析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   【前言】   诗《酬王二十舍人雪…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0
  •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语海拾贝及文学常识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   居安思危 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危险、困难可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2
  • 漫成·雾夕咏芙蕖古诗翻译赏析

      《漫成·雾夕咏芙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前言】   《漫成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