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阅读答案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1)请简析“池上新晴偶得过”的作用。(2分)
(2)“芙蓉寂寞照寒波”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芙蓉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3)“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照应题目,交待雨后初晴,自己偶然从池上经过。(1分)以乐景写哀情,以“新晴”反衬自己的落寞。(1分) 
(2)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2分),写“芙蓉寂寞”将其人格化,用“寒波”更加衬托出荷花的寂寞。(2分) 
(3)①表面看是诗人对芙蓉的劝慰:如果是在春天,你会淹没于繁盛的百花丛中而有更多的幽怨和难堪。如今你毕竟盛开后的肃杀,曾有过辉煌,何必再“怨”再“厌”!②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崇高品质的追求;慰藉自己寂寞的灵魂,劝慰自己不必在意如芙蓉(荷花)那样清高而无人赏(知)。(每点2分)


(1).诗人借景抒情,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既是写芙蓉的感受,也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下面哪一项所表现的意境完全不同?[  ]
A.菡萏骨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客光共悴憔,不堪看。
B.断无蜂蝶慕幽音,红衣脱尽芳心苦。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参考答案
(1).寂寞,厌,怨  
(2).C

简析
徐贲是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后新晴的秋日,偶然经过池边,看到“芙蓉”在“寒波”中寂寞地开着,引起了一番感慨,并对芙蓉进行慰藉,芙蓉是夏日开放的,到了秋天,它便逐渐花残叶落,憔悴干枯。因此再无人来观赏,它便“寂寞”地呆在池中。接下来,诗人却劝荷花,莫厌秋情薄——不要埋怨秋天的无情,因为“若在春风怨更多”。春天里,春风春雨,落英缤纷,荷花如开在春天,自然也难避免,那哀怨不是会更多吗?而这显然是诗人的生活感受的曲折表现。诗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感到被人冷落的苦闷;但诗人又自我安慰,如果当了官,境况就一定会好吗?仕途险恶,说不定会遇上更大的灾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4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梦微之酬乐天频梦微比较文言文答案

    梦微之酬乐天频梦微比较文言文答案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元稹   山水万重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89
  •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全词翻译赏析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出自应法孙《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① 愁云翠万叠,露柳残蝉空抱叶。帘卷流苏宝结,②乍庭户嫩凉,栏干微月。玉纤胜雪,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3
  • 秋池――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池 [唐] 白居易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5
  •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诗词全集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2
  • 唐诗孤雁二首·其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崔涂

    作者:崔涂 朝代:〔唐代〕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二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孤雁二首·其二译文 几…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81
  • 《无题》文言文翻译

    《无题》文言文翻译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