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娥《竹枝词二首》阅读答案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
燕睛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绿引畔,接袖②纷纷度小桥。
【注】①姚少娥,生卒年不译,明代女诗人。②接柚:指携手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一首诗的第一二句属于环境描写,距离自远而近,视野由大到小,为后面的人物描写作铺垫。
B.“当垆十五半遮面”,用特写镜头描写当垆女子,卖酒少女虽然没有正面亮相,但显得羞涩动人。
C.“一勺清泉"未必真“能醉人”,水不醉人而饮者自醉。这种拟人化的表达衬托了当垆女子的美好。
D.第二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和春游的感受,“饶”是“多、盛”的意思,“醉、销”写出了春色摇荡性灵的力量。
E.第一首诗画面活泼可喜,第二首诗画面明净可爱,各有特色,但都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的爱悦之情,给人艺术美的享受。
2.“红衣突展绿江畔,接抽纷纷渡小桥”两句,在词语运用上或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色?每种特色各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答C给2分、答E给3分。(C 项 没有拟人化的表达;E 项讲反了,上一首画面明净可爱,下一首画面活泼可喜。)
2.①选用色彩词语:红衣、绿树互相衬托,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②用准确、贴切的动词表现情态:突展,说明眼前景象出现突然而迅速,给人惊喜的感觉,印象强烈;接袖,写出携手的独特形态,渲染欢快活泼的气氛,饱含诗情画意,富有动态美。
③借代的手法:用“红衣”借指红衣女郎,用“接袖”借指携手,只写衣着不直接写人,含蓄动人,给读者想象空间。
(三处特色和三处效果分析各1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比如“景物衬托、动作描写”等等,可酌情给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47
  • 急不相弃

      《急不相弃》出自本文为《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则。 文言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65
  • 赵佶《在北题壁》原文、注释和鉴赏

    赵佶《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注释】 (1)《在北题壁》诗作于赵佶被囚北押至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时,此诗即…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5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详解参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详解参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童孙未解供耕织的下一句及全文意思赏析

    田园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下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6
  •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全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译文]  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