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阅读答案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湮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虚有实。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易水寒”为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
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首发。“此恨难消”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D.下片后两句,“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E.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A E(A 3分,E 2分,A虚实分析错误;E以乐景写哀情错)
2.①思念故国。“三关”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于敌手,诗人遥望“三关”,断肠之情油然而生。②不忘国耻。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诗人心中此恨难消。③渴望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几时鸾辂还”,传达出诗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简析
全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了词人难消地亡国之恨,悲凉中充满愤慨,忧郁中见出有为,沉郁顿挫,表现了词人南渡之初的爱国之志和极其悲愤地心情。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为学》重要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为学》重要考点   【常识】   清 彭端淑 选集《白鹤堂集》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主旨】   人贵在立志,事在人为。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勇于实践,这样方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这两句是说,房给事(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这样的高人,正日夜盼望着你抱琴到他那里去呢!暗示董庭兰得遇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文徽明习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文徵明习字》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 1、文言文   文徵明临写《…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1
  • 《百家姓缪》文言文

    《百家姓缪》文言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缪」源出:   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荣,谥号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1
  • 中考语文文言文考题方向及复习方法讲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考题方向及复习方法讲解   期末考试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的影响还在继续。中考的孩子们都在忙着查漏补缺,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以便利用寒假突击自己的弱项。   中考改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