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
【五代】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飐”是风吹物动之意,写出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外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
B.“一点”是词人在湖面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
C.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使得景色奇丽而富有情致。
D.下片写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天地之低温,词人体肤心理之寒冷都融汇于此字。
E.下片写星斗下垂,湖面视野开阔,橘林更显红颜娇美,含蓄地写出极富诗意的美景。
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E(B.“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分析有误,应是反衬出湖面之广。E.“含蓄”的说法不对。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虚实结合。(2分)上片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2分)下片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表达了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2分)

【赏析】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蕴含凄凉之意,深得咏史之味。
词写秋夜洞庭美景。上片前两句写湖面壮阔,君山一点。一大一小,一动一静,相互衬映成一幅美丽的洞庭画图。后三句,从想象着笔,以虚写实,人间仙境,亦真亦幻,将君山之美再作渲染。下片前三句,写平湖万里,洞庭橘红,水岸湖面,冷色暖色,相映成一幅平湖秋色图。后两句,又以虚写实,照映上片“此中真境属神仙”的描写。全篇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秋色无限赞美之情。

这首词咏罗浮仙子。上片“洞庭”两句,极言洞庭之大,写景颇佳。下片好在景与情生,仙境有人情。“万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境界全出,极妙。
此词作者运用了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神韵。词中描写的洞庭秋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真幻难辨。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又为这壮阔着上了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意境,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此词在语言运用上,崇尚自然平易,“甚蕴藉有情致”(郑振铎语),给人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士衡极论其罪。已,请亟补言官,劾石星误国大罪五。山东税使陈增请假便宜得举刺将吏,淮、扬鲁保亦请节制有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李白传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3
  •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考指要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考指要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6
  •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这两句是说,千年往事已经成为过去,那时掌握时代命运的人物均已作古,只是那定时上涨的潮水,仍然在月明之夜自来自去,不受人事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5
  • 《欧阳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生文集序   曾国藩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8
  •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