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斋记》文言文阅读译文及答案

《勿斋记》文言文阅读译文及答案

    勿斋记(明)朱舜水

  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

  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

  [注]①传心:传授道统。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22.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

  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

  23.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

  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

  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

  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

  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感激之情。

  C.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

  D.作者为藤君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

  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

  参考答案:

  22.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

  23.D

  24.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

  25.C

  26.要务实,脚踏实地做学问,不能追求高远玄虚之说

  【解析】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第一段的意思是“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依据意思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D项,“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有误,文章第二段说“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可见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考生可以找到“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学.科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A项,“‘狂夫’借指藤君”错,“狂夫”应指自己;B项“表达感激之情”有误;D项,“感到庆幸”有误。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6.试题分析:第二段借用孔子和颜渊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由此说明自己的修身之道,即要务实,要脚踏实地;第三段借对腾君的分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译文:

  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

  古今能称得上圣人的没有比孔子伟大的,聪明睿智没有超过颜渊的。等到颜渊向孔子询问仁的时候,孔夫子用精微妙理给他解答,这正是圣贤之人传授道统的秘诀,为什么独独说“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些看、听、说、动的事,是耳目口体的功能,是否符合礼教,需要内心的智慧去衡量,“勿”是学习人情事理基本常识的最基本要求,难道夫子不能说玄妙高远的话?还是颜渊的才能不能追求玄妙高远的志向?他们用来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日常之所擅长之事,人情事理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很少有比不上颜渊的,由此可以知道了。所以那些懂得道义精妙的人,是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在那些方面。

  腾君向来喜好学习,有志于追求“四勿”之境界,用它给自己的书斋命名。因此称为“勿斋”。初次在太史所见面。士大夫初遇的时候,都自有礼节,不会轻易有所请求之事,为什么拿“勿斋”来请我给它做记呢?我不了解这个人,又为什么轻易为他执笔为文,就好比商人炫耀他的玉想求得出售呢?或者是他内心久已厌恶那些高远玄虚的旧习,茫茫然就好比捉风一样,一旦醒悟,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中庸的品德吗?“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勿斋有啊!“(即使是)狂妄之人的言语,圣人也会选择性的听取”,我也被听取了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8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宋代:辛弃疾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 《黄昌传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昌传记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8
  •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新月》“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全词赏析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减字木兰花·新月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等待男主人公时忐忑不安的心境。 减字木兰花&mid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2
  • 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

    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9
  • 陋室铭是作者是谁

    刘禹锡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5
  • 白居易《感鹤》阅读答案

    感鹤 【唐】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1】。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2】。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3】牵。 委质小池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