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又到毕业季。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就业难、岗位少、薪酬低等问题让许多大学生处在“刚毕业就失业”的焦虑状态,而一些犯罪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利诱他们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使得一些大学生“才出校门就进牢门”。他们求职期间遭遇了哪些陷阱?又是如何走上了犯罪道路?

毕业生入职P2P公司卖“理财产品”

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5年

▲▲▲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图片来源网络

王华(化名)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网站顺利入职了一家P2P金融公司,新入职者每月收入就有上万元,工作内容是向客户推销所谓的“理财产品”,实际上这种“理财产品”根本不存在。

王华销售业绩突出,很快便升职成为公司的业务经理。在从事这份工作期间,王华也曾怀疑过公司理财产品的真实性,“公司理财怎么能给到这么多利息呢?也没见过公司的产业啊?”但随着升职加薪,这些想法都被王华抛到了脑后。

直到有一天,警察来到公司,王华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属于犯罪。

该案由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17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王华五年有期徒刑。

毕业生求职误入传销组织

被拘禁洗脑成功升级成“老板”

▲▲▲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图片来源网络

阮柯(化名)即将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四处投简历应聘却屡屡碰壁,此时高中同学薛闵(化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阮柯来到薛闵公司后,才发现公司是个传销组织。

被拘禁了一个星期后,阮柯禁不起传销人员连续的轮番轰炸,意志逐渐瓦解,把自己卡上的5万多元取出来购买产品,并因此升级为“老板”。

传销模式“发财”的唯一途径是发展下线,阮柯受到传销团伙人身和心理的双重控制,从妥协那一刻起就渐渐被同化,从受骗者变成骗人者,为了发展下线,他把亲戚、朋友拉进传销组织,参与对其他“新人”的管理。

2017年6月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对该传销团伙19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其中也包括阮柯。

大学生入职婚恋网站做“红娘”

均因诈骗罪获刑泪洒法庭

▲▲▲

张启(化名)成立了一家名为“牵手网”的婚恋网站,以帮助适龄青年介绍恋爱对象为名实施诈骗。该网站招聘时不限制专业,加之工作轻松待遇不错,吸引了大量大学毕业生求职。

学生们入职后会经过沟通、欺骗技巧等方面“话术”培训,然后被分配到“红娘”岗位。因为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说服注册会员交纳数千元不等的会费升级为正式会员,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实施诈骗行为。这起案件中有26人都是在校生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庭审时有不少学生泪洒法庭,悔恨不已。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法庭受审,大学生悔恨不已。

2016年8月29日,该起特大婚恋网站诈骗案,经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主犯张启建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其余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拘役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才出校门就进牢门”非个案

多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

大学生毕业后即触犯法律并非简单个案,“才出校门就进牢门”现象值得关注。

视频《脆弱的大学生》

据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院3年办理了58件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案件,涉案158人。这些涉案大学生均毕业未满3年,其中涉嫌诈骗犯罪的大学生多达76人,占48%。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拘禁、领导组织传销成为大学毕业生违法犯罪的高危领域。

另据仅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张家港市检察院共提起公诉42件,有79人涉及此类案件。据统计,这些案件被告人均为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上、年龄在20-29岁之间、工作不足5年的青年,所实施的行为涉及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27种罪名。

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办理此类案件时总结了三大特点:互联网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犯罪的重灾区;大学生法治素养低,对法律缺乏敬畏,总存在着法不责众心理;涉案企业多通过网络招聘大学生入职。

毕业生为何容易误入歧途?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毕业生通过就业实现了身份转变,而能力匹配、环境适应、心理承受等方面却大多处于一个“断奶期”。有的年轻大学毕业生急于成功,信奉“成功学”,以至于为获得成功不择手段。

熊丙奇还认为,我国部分大学并没有给毕业生积极、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一些学校只给毕业生进行政策法规的宣讲,毕业生并没有意识到合法就业、合法创业的重要性。

虽然相较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量来看,走上犯罪道路的毕竟是极少数,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帮助毕业生规避职业犯罪陷阱呢?

“应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官盛敏在谈到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创业环境的营造和监管,密切关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创业、就业可能涉及的犯罪问题。

盛敏认为,高校在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应担负起更多责任,加强对就业后的大学生人生规划的引导,真正将教育延伸到校园之外。另外,用人单位应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心理疏导和日常言行的监管和约束,主动上好入职第一课。

盛敏还建议,司法机关要坚持惩治和教育并举,主动承担起普法责任,有针对性地对职场新人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为大学毕业生从容度过“职场断奶期”奠定基础。

求职小贴士

▲▲▲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来源:正义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4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2020毕业生求职救急攻略8条

    大学毕业生年年就业难,今年是地狱版。 2020年毕业生874万,考研341万,即便出台研究生扩招,最终依然有近1000万毕业生就业。 然而又遇到了疫情。这导致大量企业缩减校招。 毕…

    求职故事 2020年3月31日
    696
  • 电子科大:教师微信征求职囧事 拍就业指导微电影

    “去新浪面试,你说喜欢用微信;去肯德基面试,问你为何选择其公司,你答曰:I just love it,我最爱喝奶昔;去联通面试,你说用了四年的动感地带,太有感情了……如此囧的求职面试经历,你是否曾有过呢?”日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一位老师发出帖子,征集历届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囧事和趣事。他透露,将根据所收集的“囧”素材,拍摄一部微电影,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2.6K
  • 从工厂小工到世界500强,我经历了6年

     把生活的始末从06年的下半年说起,06年的暑假。天气非常的酷热,我的高考生涯也刚结束,大家都在焦急的等着高考的成绩公布。2006年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521分,我的分数线离二本相差6分,人生都面临着很多抉择组成,这些抉择都会改变人生的轨迹,我也不例外。可能从小到大都是懂事,聪明的乖乖儿子,会有这么固执的一面。当朋友们都在纠结我是读3本还是去读专科的时候,我选择内心深处的答案,我会放弃读大学。或许真正的原因只有自己一个人清 楚,那时候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我的高考失利,再是我妈妈被汽车撞伤,送进了医院,然后最惨的是我爸爸,被查出得了胃癌,马上需要开刀。3件事情几乎是一个时间段发生。直到今日,虽然过去很近,想起来还是,还会有不能抹平的疼。我害怕的其实很简单,我怕我去读大学,我爸爸或许会因为我死掉。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1日
    1.7K
  • 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 今日头条 -手机光明网

      又到毕业季。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就业难、岗位少、薪酬低等问题让许多大学生处在“刚毕业就失业”的焦虑状态,而一些犯罪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利诱他们从事违法…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786
  • 那一年,我追到的宝洁

    想来,从参加宝洁的一笔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了。这一年,经历了许多关乎未来的抉择,结束了令人怀念的学生时代,开始了在宝洁的新的人生。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大学的同学们有的在享受研究生入学前的假期,有的在人人上分享着出国该准备的物品清单,而我,作为宝洁CMK的new hire,已经成为了3个project的leader。这就是宝洁为我提供的平台,更是宝洁对我的信任。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0日
    1.5K
  • 最全求职攻略!应往届都有机会!好工作别错过

    本以为秋招大潮会在9月才来,没成想今年的银行秋招提前了整整1个月!相信关注咱们公众号的小可爱们一定都比较有先见之明和危机感~所以既然我们这么优秀,当然不能错过接下来的招聘大潮啦! …

    求职故事 2020年4月1日
    6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