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所有医案均来自邮箱读者投稿。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早就想分享一下我的医案,终于有了点时间。地点:天津。人物:5个月大的萌娃皮克和皮克妈妈(也就是我)。内容:全家大战湿疹2个月有余(大体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起。从3月份开始,皮克的脸上就起了湿疹。刚开始时不是很明显,只是两颊微红,脑袋上起了很多皮屑状的东西。娃儿有时会用手挠脸或是脑袋,但好像还可以忍受。我们去市妇幼做检查,市妇幼给开了一种自制的黄色外敷药布,外加含激素药艾洛松软膏。回来我们遵医嘱涂抹了2天左右,果然含激素药就是奏效快,湿疹很快痊愈。就这样我们平安的过了半月余。
第二阶段:中度。清明节后,皮克的脸上又开始起湿疹。这次有些重,脸上开始红肿、冒水、结痂,脑袋上皮屑状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两只胳膊上也开始出现湿疹。娃儿会在半夜痒得哇哇大哭。因为不想再用含激素类的药膏,我上网查了一些中医外洗的办法。网上说湿疹分成三种类型:脂溢型、渗出型、干燥型。对号入座,我家娃应该属于渗出型。于是我买来金银花煮水,期间还每天用夏枯草煮水外洗。但湿疹总是反反复复,刚刚见效,就又会起很多。
这期间经朋友推荐,我用了好多霜膏:木瓜膏、郁美净、贝亲、艾维诺等等,还用了炉甘石洗剂和儿肤康擦剂。为了娃儿,为娘的更是忌口再忌口,还喝起了红豆薏米莲子百合粥。不过娃儿的湿疹很顽固,此起彼伏。娃儿苦不堪言。
第三阶段:加重。4月下旬,娃儿的湿疹已经一个多月还不见起色,加重时整个脸都会肿起来。为娘的着急了,因为就是不想用激素类药物,我决定去本地著名的中医一附属医院某医堂门诊,找著名的老中医给娃看病。某医堂挂号费很贵,老大夫问诊后,处方竟然只有汤药,15味的汤药……
5个月的孩子竟然给汤药,我很是无语。但因为对中医的笃信,我决定一试。可结果很让人崩溃,我们去了几次,服了一周左右的汤药,娃儿的脸不但不见好,还有些加重,我和大夫说有没有外敷的药,不让娃儿在半夜大哭,大夫的回答竟然是:没有!于是,我果断的停止了高大上的某医堂,转战儿童医院。
第四阶段:幻灭。5月初,我们去了儿童医院。儿童医院的大夫看到娃儿满脸的湿疹,很是淡定。开了一堆又一堆的各种药:内服的小药片,外敷的小药布,还有激素小药膏等等,还要求娃儿做过敏源筛查。好贵的筛查,花掉了我千余大洋,还不能医保。我问大夫激素类药膏是不是不能给婴儿使用,得到的回答是:大部分的婴儿都是这么用的,使用几次,应该没有大问题。
无奈之下,我把所有的药片药布药膏给娃全部用上,还遵医嘱,我戒掉了娃儿查出的过敏源中所有奶制品和鸡蛋(我是全母乳喂养,娃儿的全部食物都来自我)。可是这期间,娃儿的湿疹就是反反复复,药物全部治标不治本,反反复复,我对西药治疗彻底绝望。
第五阶段:康复。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娃儿致病的内在原因。因为是春天,从清明到立夏,小孩子本是稚阳之体,可是起疹子期间一直不见娃儿出汗,我想娃儿体内的湿热一定很重。可就是不知道如何缓解。恰好这期间婆婆请教了远在家乡的一位老中医,他是位经验十分丰富的民间中医,素以“治病求本,用药求简”著称。老大夫听完孩子的情况,只开了两味药:内服“婴儿健脾散”,外敷“宝宝湿疹膏”,其他什么都不用。
我恍然大悟,春天肝强脾弱,湿热外溢,小孩子阳气盛,故首选头面。我立刻上网买来葵花药业的“婴儿健脾散”和汉九宫的“百草亲肤霜”,外加朋友推荐的北京儿研所的京儿肤乐霜,多管齐下。几天后,娃儿的湿疹终于痊愈。而且娃儿的脑袋开始出汗,婆婆说是凉汗,湿热终于有了出口!直到今天,娃儿的湿疹再没有犯过。
总结娃儿生病的过程,有太多的感悟,且不说赫赫有名的某医堂大夫带给我多少失望和对中医信心的打击,单就说民间中医四两拨千斤的处方,就足以令人深思。
section>
为此,我搜遍了网上关于育儿的各种书籍,令人失望的是商业化的育儿经太多,都打着科学的旗号,却不知很多做法适得其反,值得商榷。有本书值得推荐:《牛妈古法育儿启蒙》(我绝对不是托儿,哈哈),可以启示我们用更多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好方法健康育儿。愿更多的新手妈妈如我一样,在育儿路上,探索更多智慧,护佑娃儿茁壮成长。
上周我们已经刊登过一篇治疗小儿湿疹的医案文章,里面用到的就是金银花煮水外洗,治疗湿疹风团。
但是这篇的湿疹又和上篇的湿疹有些不同,上篇的湿疹,更偏于风疹,时隐时现,而且没有渗水红肿,所以仅用金银花及其藤条煮水外洗,疏风清热,就有很好的疗效。
而这篇的湿疹,以湿更为明显。不但红肿瘙痒,而且冒水结痂。并不是时隐时现,而是反复发作,不断加重。金银花主要以透散内热为主,却不能除湿,而这类湿疹,正是以湿为主要病机。
湿是热的载体,湿不除,热不清。所以像这样的湿疹首先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民间中医很显然一眼就看到了病机所在,因此才让作者给孩子用婴儿健脾散,强健脾胃功能,加强脾的水湿代谢能力,这样湿气没了,热没了载体,自然就会散掉。
婴儿健脾散:白扁豆(炒)、山药、白术(炒)、鸡内金(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人工牛黄。
“主要用于小儿脾胃不和、完谷不化,纳差、腹胀腹泻等病症。方中的白扁豆健脾化湿,利尿消肿;山药养胃补脾益气消胀,并可益肺止咳;鸡内金消食化积,促进胃肠蠕动;炒白术补脾补气燥湿利水止泻;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消肿散结;木香调中导滞,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人工牛黄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抗惊厥。”
从这个方子可以看出,婴儿脾胃虚弱后,多半胃肠道里会有积滞。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道内有积热,如果不能正常从汗解的话,就会以疹解。具体表现出的症状,就是红疹。由于婴儿不会表达,因此很多家长是无从知道孩子是否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的,很难往积滞方面想,自然就不会用健脾消积的药。
婴儿健脾散,一方面健补脾胃除湿,一方面消积导滞清胃肠道积热。湿热皆除,湿疹自然就好了,四两拨千斤,机关就在这里。
这个案子其实用三仁汤也是可以。三仁汤除湿热,一定会有效果,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孩子的脾胃虚弱,胃肠道有积滞。因此三仁汤治标之后,用小儿健脾消积口服液善后,一样效果很好。
小宝宝们不会说话,承受了病痛也无法表达,所以就更需要我们为人父母的要知道更多的医理,才能更好的解读他们的表现。为孩子学医吧,这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啊。
再次感谢作者的分享,期待收到你们更多的医案,投稿请至3240631414@qq.com(邮箱仅供医案投稿,谢绝问诊,恳请谅解),来稿一经选登即送懒兔子签名的《医目了然》或者懒兔子背包哦(任选一),等你们。



感谢您访问:
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16175.com/284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