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与招聘的碰撞

还记得上次写《文凭与技能的纠缠》  后,文章在生涯设计发表后在网上被多处转载……这说明:

关于文凭与技能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受个人和企业热切关注。

附1、bokee.com论坛的讨论    2、智慧谷论坛的讨论

这是一个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真实案例!

求职与招聘的碰撞!

这个碰撞指的是求职者与招聘者是不是得到了最佳互取!

一位企业老总这样分析中国的高校毕业生:

最优秀的一小部分等不到毕业早被外企高薪和优雅的办公环境招走了;

其次的也是一小部分在即将毕业时被国内知名企业招走了;

剩下的就是一般和差的了……..



那么国内普通的中小企业该怎么找到对企业发展壮大有用的人才呢?

这位企业老总说:如果我们高薪挖墙脚,一旦反水,后果相当严重,同时企业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危机(一人独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只能从大大的人流中物色人品好、热爱学习的人来自几培养……

…………

我不得不佩服这位老总的用人智慧!同时为高等教育的失败而伤感!

时到今日,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碰撞呈愈演愈烈状!求职者人头攒动,满面愁云……招聘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中小企业苦不堪言,一次次的招聘,人才总是来了走,走了再来,招聘成本节节攀升,却始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先从求职方分析:求职者当然希望找到一个轻松、体面、薪水丰厚的工作了。如若不行,可以降低标准为:只要薪水丰厚就行了;后来发现这样的工作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己无法胜任,于是,开始低落,开始……其实,工作大抵分三类:管理、技术和营销。刚毕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酌情选择。一般建议文科类学生从营销做起,理科类学生从技术做起。原因很简单:营销职位可以转为管理,技术职位可以转为管理,技术职位可以转为营销,但是营销职位难以转为技术。最后的方向当然是管理者。求职过程中,难免会碰壁,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总是没有音信,自己不屑一顾的单位却电话一个接一个的催。这个时候你就要认真考虑下自己职业方向了。为了整个人生的发展,我们可以暂时先做些准备工作,不一定一步到位。找一个跳板是个很好的主意。

那么,再看看招聘方:企业当然是花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最多的工作了。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意处培训费,想招过来人才立刻就要派上用场。所以,中小企业往往最看重工作经验。当然,正如有些网友评论的那样,文凭可能还是一个门槛,是一个敲门砖。知识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技术和理念的更新全所未有的迅猛。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2005年听HC360老总的讲座,说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汗!企业求才若渴不言而喻。

最后,还是加上些个人的主观色彩吧:继续鄙视那些只重视文凭的单位和个人,并非因为我个人只有本科文凭,而是这种眼光不止于企业成长无益,更令那些真正怀才的有志青年在纷杂的尘世间彷徨徘徊。但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能够正确地看待文凭、技能以及二者的异同,抓住任何一个真正的人才,淘汰任何一个只有文凭没有技能的庸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毕业第一年:问自己,你真的是人才吗

    毕业第一年:问自己,你真的是人才吗?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你真的是人才吗? 在收到某公司蒋总多次的邀请后,我忽然在心里问自己:你真的是人…

    2016年1月26日
    5.6K
  • 坚持就是希望

    失望的反面就是希望,失望与希望是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希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也许是为了幸福的感受使人真实的或欺骗性的让自己对未来期望着什么。希望也许是一种理想、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

    本站原创 2007年8月13日
    1.7K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家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家园——不要在孤单无助的时候再去打点。 我们总是能找到很多的理由不去浇灌拥有的温暖: 拥有的最爱你的亲人 拥有的健康的身体 拥有的大群的好友 拥有…&…

    本站原创 2007年5月13日
    1.8K
  • 西部单位招聘活动的印象

      一、招聘单位的招聘行为更加理性化           &…

    本站原创 2007年5月16日
    1.9K
  • 我们的大学和大学生活

    我们的大学和大学生活。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真正领会《庄子·知北游》里的“白驹过隙”一词,是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老是发愁漫长的四年大学生…

    本站原创 2005年11月2日
    2.0K
  • 找到同盟,呵呵

      我没有想到, 无意间就找到了这里.           …

    本站原创 2006年7月12日
    1.8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