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从谏

  【文言文】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下了(中山国);(他)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对群臣问道:“我是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任座说:“君主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您的儿子,(这)怎么称得上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问:“(你)怎么认为(我是仁德的君主)?”(翟璜)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那么他的臣子就刚直敢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很开心,派翟璜召回任座,返回了殿堂,亲自下殿堂去迎接(任座),把他作为尊贵的客人。

  【注释】

  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

  使:派使。

  乐羊:人名。

  伐:讨伐、进攻。

  中山:中山国,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克之:攻占了中山。克:攻下,攻克。之:代中山。

  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趋出: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快步走出。趋:指小步快走。

  何以知之:根据什么这样认为。知:识,认识,认为。以:无义。

  向者:先前,刚才。

  是以:因此。

  反:通“返”,返回。

  以为:把……作为。

  《魏文侯从谏中》中魏文侯是个怎样的人?

  答:以魏文侯派乐羊收复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面对大臣的谏言,魏文侯能知错就改,听取劝谏,不失为一位明君。

  【启示】

  《魏文侯从谏》给我们的启示:人皆有私心,却要与大局相权衡。文侯虽贤达,却也难免生出些护短之心,取了块不错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却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实上后世江山都是儿子的,那么把一点眼前利益给能够帮他稳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君主没有臣子豁达。更幸者,臣子中贤达者有二。试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时指出魏文侯的过失,那么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么他也就连“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赵普传的文言文翻译

    宋史赵普传的文言文翻译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北宋初…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4
  • 中考古诗词鉴赏及专用术语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中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4
  • 卢挚――落梅风・才欢悦

      落梅风·才欢悦   元代: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   痛煞俺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   空留下半江明月。   【注解】   早:在词句中往往有&l…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9
  •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原文及译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1
  • 烧衣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寓意

      《烧衣》是出自《 笑林广记》中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烧衣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冬日围炉聚饮。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05
  • 甘草子秋尽古诗原文及注释

      《甘草子·秋尽》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聚两眉离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