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鉴赏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常:同“尝”,曾经的意思。兴尽:化用晋朝王徽之泛舟访友的典故。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然兴至,从阴山家中泛舟出发,去访问朋友戴安道。到了戴家门口,并未进去,就吩咐回去了。有人问他为何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藕花:荷花 争渡:抢渡。

【鉴赏】 李清照以其擅长的白描手法,在她的两首《如梦令》中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显现出 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词人形象。尽管此篇没有出现“昨夜雨疏风骤”一阕中“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千古名句,仍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同样美妙绝伦的境界。

起句通过平实自然的口吻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往事娓娓道来。“溪亭”“日暮”为下句分别点明醉饮的地点和时间。溪亭醉饮之后,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透露了女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暗示了游兴沉酣、乐而忘返,同时揭示了女词人豪放倜傥与潇洒超脱的性格。由此可见,这是主人公一次愉悦忘情的游赏。接下来的“兴尽晚回舟”则承上启下,写女词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正因为“不知归路”,自然难免驾船误驶入荷花深密之处。“误入”一句,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毫无雕凿痕迹,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的美景呈现于读者眼前。我们读着“争渡,争渡”,仿佛又听见抢渡前进的击桨声。一个酒意未消、有说有笑的游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顿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争渡”的猛捷,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但见眠宿在沙滩上的欧鹭,扑楞楞拍翅飞起,这又是何等的奇观妙景!

这阕小词,侧重于写景,却融情于景。女词人以有限的容量,描写了游赏活动中的几个精彩片断和作者的一种心情。全词形象生动逼真,语言自然优美,表现了李清照早期词用白描法引出新思,取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南乡子》全词翻译赏析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纳兰性德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22
  •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请斥尚书李孟抃、都督神英。武宗不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6
  •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训练试题及答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诗中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12、…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5
  • 《郑人买履》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101
  • 文言文的由来

    文言文的由来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0
  •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资料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