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鎡《满庭芳·促织儿》

张镃

促织儿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沈。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释】

促织:即蟋蟀。(tuan):露多的样子。土花:绿色苔藓。微韵:蟋蟀细鸣声。笼巧妆金:唐宋时期,宫中妇人多以小金笼子关蟋蟀,置于枕旁,以解孤寂,此即指是。渠:古代汉语中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它”。

【鉴赏】

这是一曲典型的应景之作。以蟋蟀为题,追忆往事,抒发老来孤独的感慨。

词的上阕写景写物。作者描述的对象是蟋蟀,先给读者的却是一个蟋蟀出没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秋夜,月光如洗,照在高高的梧桐树上;浓浓的秋雾打湿了小草,庭外一派夜深人静。草地边缘的一圈绿色苔藓植物就像一条翠色的带子,萤火虫儿在其中忽闪忽闪的。作者用优美的笔调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的夜景。也正是在这追忆中熟悉的环境里,我们又仿佛听到了那熟悉的促织的叫声。此时,词人将描写的笔触由视觉转向了听觉,“寒声断续”、“微韵转”,是指蟋蟀所发出来的特有的叫声。那颤颤的蟋蟀的声音,在秋天的凉夜中听来,多少有一些悲凉。这叫声像是在对侣鸣求,又像是在催促那已整夜未下机的无眠思妇。这段文字通过虚实交织的手法,描写了秋夜促织出现的一幕幕图景及作者的想象。

词的下阕通过追忆儿时追逐蟋蟀的乐趣,抒发了今日落寞的情绪。“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几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儿童追捕蟋蟀的图景。回想小时的情景,再来读这样的词句,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漫上心头。蟋蟀在那时不仅是孩子们的玩物,也是高墙深院内高贵人家或玩乐或无聊时的排遣。那蟋蟀在那年月曾给过人们多少欢乐!而如今,再也没有那样的心情了。同样的蟋蟀叫声,却只能任它孤鸣于深秋的凉夜中。看似写景,实是人物内心感慨之抒发。由欢至悲,既呼应上阕词的情绪,又总括全篇,点明题旨。

全词描写细腻,曼声细唱,亲切感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湖杂咏·春

    朝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733
  • 徐俯《春游湖》原文译文及赏析

    徐俯《春游湖》原文译文及赏析1   《春游湖》   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春游湖》译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9
  • 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

    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   僻性畏热文言文原文内容很简单,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下面一起去欣赏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而服葛,恐人见笑,…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08
  •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 跋李庄简公家书〔南宋〕陆游李丈①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③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成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过岭,悲忧出…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83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