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倚栏杆不尽兴亡)

        

张可久

        

次酸斋韵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 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 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绵语琅琅。
        【鉴赏】前三句点出作者所在的空间地点,写出作者在吊古怀远时所 看到的景象,“倚栏杆不尽兴亡”化用宋代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接下来写九 点齐州、八景湘江,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倚栏杆看不尽千古兴亡,数神州见九点小小烟尘,看湘江八景渺茫。凭吊 古迹诗词飘香,招引仙人竹笛鸣响,激情奔放举杯痛饮杜康。远处的树丛 笼罩云雾青烟迷离朦胧,空山上明月辉映白雪落寞苍凉。看云天白鹤一 双双自在飞翔,大道上剑客游侠意气昂扬,锦绣闺房里笑语琅琅。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名句“断鸿声里,多少江南游子,把栏杆拍遍”,“倚 栏”成了失意之人发泄心中郁结的特有方式。作者也借用此独特方式,倚 栏远眺,却引起心中不尽的历代兴亡的感慨。登高远望,似乎整个神州大 地都在自己的眼底,顿时有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个 人在无尽的宇宙面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今在名胜古迹处,观摩着前人 的题作,听着绕梁的古调,把盏清欢,总算也排遣一些惆怅。不尽兴亡,指 对历代兴亡变迁的感慨绵绵不尽。九点齐州,即中国。古时中国分为冀、 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八景湘江即潇湘八景。作者用这几句 说明了此时此刻自己的方位和心情,用弘大的视角写出自己的寂寥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这荒凉萧瑟的场景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愁闷。 后两句作者把视线从眼前的景物移开,落到“远树”、“烟云”、“空山”、“雪 月”、“白鹤”、“剑客”、“香闺”上,开阔了视野,用这些隐含孤寂的冷色调的 名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独自在此怀古愁闷,那远方的人儿却又 在做些什么?透过浩渺的烟云,依稀可以想见夜月下苍凉的空山,然而, 却再也看不到别的,唯有天边的白鹤依旧自在飞翔,路上的侠客依然意气 风发,温暖的香闺里,姑娘依旧温柔。白鹤自由自在,在天空中任意翱翔。 剑客一身本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快意恩仇。闺中的姑娘软语温柔。 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到底为什么会如此苦闷呢?全篇以这三种人的生活 现象作结,虽看似一片祥和,但字里行间的忧伤却是浓烈得化不开。
        这首曲子以广阔宏大的视角入手,对景物进行描绘,将作者置于一种 宽阔的时空里,从而将情感隐含在字里行间,以闺阁绵语作结,最后给人 一种余味悠长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教你考场上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高考支招

    教你考场上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高考支招   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并拿到其中的绝大多数分数呢?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的方法呢?这绝对是广大考生关心的,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2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这两句是说,久别重逢,彼此容颜都发生了变化,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时间如流水般过去,如今俱已鬓发灰白了。表现出一片惋惜的心情,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5
  •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网编辑了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荆轲刺秦王》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注释】 (1)此组诗四绝句,作于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冬,作者时年六十三…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4
  •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