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的用法

一、“以为”,“以……为……”

“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1.“认为……是……”。

例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同这个人一类。

2.“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

3.当“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时,这个宾语便省去,“以……为……”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为”的固定格式。这种凝固结构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是……”。

例如: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老虎看见它(驴子),真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4.“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例如: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蔺相如)是个勇士。

二、“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耶)”

1.“不亦……乎”

文言文常用的“不亦……乎”句式,表示测度或委婉的诘问,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相当于“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

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行进,而剑却在水里并没有跟着行进,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2.“无乃……乎”

“无乃”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用委婉的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相当于“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肴殳之战》)

――军队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郑国国君)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得无……乎(耶)”

“得无……乎(耶)”中的“得”,和否定副词“无”、“微”、“非”连用,构成“得无”、“得微”、“得非”(相当于口语的“莫非”、“恐怕”、“该不会”),并与“乎”相呼应,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莫非……吧”、“恐怕是……吧”。

例如:

(1)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三、“何以……为”、“何……为”、“何为”

1.“何以……为”

在文言中,“何以……为”这种句式表示反问,“何”有时可用“奚”、“恶”代替,是“怎么,为什么”的意思。这种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用得着……呢”,或“用(要)……做什么”,或“有什么……呢”。

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君子讲究质朴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采干什么呢?

2.“何……为”

相当于“(要)……干什么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是菜刀和案板,我们则是待切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3.“何为”

“何为”就是“为何”、“为什么”,多用于直接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

例如: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不是想要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我(韩信)这样的壮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47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晋书·袁宏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袁宏字彦伯,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2
  •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 ①滑稽(gǔ j…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3
  • 描写雪的诗词名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速记文言文的方法

    速记文言文的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原文及译文赏析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①,子孙逃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5
  •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商贾,常寄人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