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机发脾气 耳朵很受伤

    今年的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主题是“,”。近年来,生活噪音和用耳不当等原因,原本是“老年病”的耳鸣、等,在年轻人中逐渐多了起来。

    今年的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主题是“,”。近年来,生活噪音和用耳不当等原因,原本是“老年病”的耳鸣、等,在年轻人中逐渐多了起来。

  古人常用“耳聪目明”来描述一个人的聪明状态,可见良好的视力、听力是我们拥有生活能力的基本保障。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中,耳朵担负着一半的功能,但生活中,很多人却只重视“看得见”的视力,而忽视“看不着”的听力。

    地铁、公交上戴耳机

    我们的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使我们能感受到声音的美妙,然而它们又非常脆弱,经不起噪声长时间“折腾”。

    上下班路上,经常能看到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人。由于在地铁、公车上环境嘈杂,为了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人们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殊不知这正是造成听力慢慢下降的一个原因———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酒吧、KTV待太久

  去酒吧听歌、去KTV唱歌是现代人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就在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这些娱乐场所的噪声也在悄然损伤着听力,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这种损伤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不少娱乐场所如电玩城、KTV等的噪音远超过国家对噪声污染的规定,在里面待太久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频繁不当掏耳朵

  掏耳朵是很多人都有的小习惯,甚至有人对此“上瘾”。这种看似讲卫生的行为,却可能悄悄损害我们的听力。实际上,“耳屎”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有抑菌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

    “耳屎”会缓慢地自动排出,而去除这层耳朵“保护膜”的掏耳朵行为,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有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用力不慎易导致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严重的还会刺伤鼓膜。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还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伤及内耳,甚至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管不住的坏脾气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不无关系。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长期熬夜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期。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的经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黑米的养颜秘密

    1、什么是黑米   根据口感、颜色的不同,大米可以被分为很多种类。按口感有糯米、粳米、籼米;按颜色有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褐色、黑色等深浅不同多种颜色的米。无论是糯米、粳米…

    健康管理 2007年10月22日
    1.3K
  • 揭为何女人私处体毛是卷曲的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的女性朋友拥有天生的卷发,有的人是后天形成的的。那您知道为何80%是卷曲的吗 ?您知道女性体毛过多的原因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女性私处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0日
    2.0K
  • 白领24小时循环减肥法

      瘦身要讲方法、时间,还要讲究效率,忙碌的白领如何减肥才更有效率呢?看了才知道原来24小时是可以这样充分利用来。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2日
    1.5K
  • 白领健康推荐阅读:健康饮食40法则

         1.就餐姿势须正确:进餐时要端正坐姿,做到不压胃,使食物由食道较快进入胃内。      2…

    健康管理 2007年11月7日
    1.6K
  • 上班瞌睡虫来找 夏季如何消困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进入夏季很多人都开始出现疲惫、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就算你作息正常还是会感觉困意连连,这种症状会影响到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让人变得懒惰,我们该如何摆脱那无力的困顿感呢?小编介绍了几个小窍门。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6日
    1.4K
  • 你会正确喝水么?喝对水排毒保健康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却未必每个人都会去想我们为什么需要喝水,更极少有人会关心,自己喝水喝对了没?喝水看似件小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其实,喝水的学问有很多,喝对了能让你更健康,喝错了也可能给你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埋下健康隐患。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3日
    1.8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