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泡花生”可降低血压?

  近日网上热传“醋泡花生可以,降血脂,的堆积,……”那么,醋泡花生的功效真的有那么神?这道食物真的就能挑起疾病的大梁?

  近日网上热传“醋泡花生可以,降血脂,的堆积,……”那么,醋泡花生的功效真的有那么神?这道食物真的就能挑起疾病的大梁?

    对此,已有不少专家发表看法,称醋泡花生确实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花生米泡醋可以降低血压。

  不管是之前的“醋泡鸡蛋”、“醋泡黑豆”还是“醋泡花生”,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醋。作为主要原料的醋,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奉为健康保健佳品。醋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成分是醋酸(3%-5%)、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

  但是专家表示,如果用醋的酸性去软化血管降血压,显然是不科学的。与用醋去泡骨头能使骨头慢慢变软的物理实验效果不一样,在人体体内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软化现象,因为人体自身是一个很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轻易地受到食物或外界其它来源的酸碱体系的影响,改变人体的PH值,因此不可能通过多喝醋就会骨质疏松或血管软化。

  据专家介绍,血管的老化、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那么平时应该如何预防高血压呢?

  专家表示,要预防这些疾病,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需要从生活细节处着手。比如要做到营养均衡,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少吃高盐、油腻、高脂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心情愉悦,从而降低血脂、保持血管弹性。

  而在自我保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中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以便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虽然不少专家表示“醋泡花生”的功效并没有那么神,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其他的价值。醋泡花生米有清热、活血、帮助摄取钙质、开胃的功效。花生本身也具备丰富的营养,含脂肪40%-50%,尤其富含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两者搭配起来能增加菜的鲜、甜及香味,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杀菌等功效。

  虽然醋泡花生可口且十分开胃,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这道小食。比如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就不宜吃,因为这有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胃痛、反酸等不适症状。

  对已经有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人,比如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等患者,吃醋时一定要限量,不要尝试大量喝醋,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专家提醒,对于那些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不能一味地相信偏方、妙方,这样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而应及时赴医院就诊,根据医嘱,科学、合理地服用降压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运动之后浑身酸痛,怎么办?

    运动之后浑身酸痛,怎么办?上班坐得久,能去运动好好放松下、活动下被束缚的筋骨,大汗淋漓也还是很畅快的。但是经常听到:我一运动完,第二天就浑身散架,好几天动不了;我腿好疼,是不是受伤…

    2016年12月8日
    1.9K
  • 女人忽视10个习惯让痛经更痛

      女性有很多人在来月经的时候痛不欲生,很不舒服。这些都是因为女性身体没有调理好的原因,还有很多女性在很不注意保养自己,让下次来月经的时候更痛,下面我们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0日
    1.3K
  • 牙刷放酒精浸泡 半小时后都惊呆了

      家里的清洁工作一向繁多,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滋生细菌,给家人健康带来危害。而浴室就是家里滋生细菌最多的地方,尤其是浴室用品。现在就来教大家如何彻底地清洁这些小用品。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9日
    1.7K
  • 长寿帝王乾隆养生揭秘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  乾隆虽是满族,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并依此而行,毫不放松,经常做叩齿、咽津、弹耳、揉鼻、运睛、搓脸、摩足、摩腹、提肛等保健功法。平时吃饭时就专心吃饭,睡觉时就专心睡觉。虽然喝酒,但绝不过量,对于女色也不过分迷恋。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8日
    1.6K
  • 一杯水竟能搞定9种“难缠病”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每个人都会出汗,丢失身体中的水分,那么我们就要补充身体所缺失的水分,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喝水来补充。其实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缺失的水分,还可以搞定9种“”,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喝水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0日
    1.3K
  • 乍暖还严寒 春捂如何“捂”?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是硬道理。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就会乘虚而入。“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3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