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人养狙①
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释】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训练题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l)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_种植________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______等待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①言未既,众狙皆寤 ②既克,公问其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种植 (2)等待
2.B(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 “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B.均为动词,译为去,往。C.①“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
3.(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 (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
4.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不给,(狙公)就鞭打它们。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启示
1.用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
2.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迟早要遭到反抗并绝迹。
3.不能一味地去服从,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懂得是非,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出塞二首其一》翻译和赏析

      《出塞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前言】   《出塞二首》是唐朝诗人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鉴赏

    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59
  • 《五禽言(其一、其三、其四、其五)》

    周紫芝婆饼焦 云穰穰,麦穗黄,婆饼欲焦新麦香。         今年麦熟不敢尝。 斗量车载倾囷仓,化作三军马上粮。 提壶卢 提壶卢,树头劝酒声相呼。 劝人沽酒无处沽。 太岁何年当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0
  • 我的同事“宴三炮”文言文

    我的同事“宴三炮”文言文   “宴三炮”者,乃不雅之名也,究其来源,乃一别称,源于其常出入风月楼,且连中三环,马不停蹄。是故,同事戏称之“宴三炮”,又曰:“拼命三郎”,盖言其性,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8
  • 暮秋独游曲江翻译及赏析

      《暮秋独游曲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前言】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6
  • 《天净沙·秋思》里的映衬技法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