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杀驼破瓮》翻译

文言文《杀驼破瓮》翻译

  文言文《杀驼破瓮》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其用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注释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道理: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经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

  世上不可能有那种“既杀驼,而复破瓮”的傻子,但思想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以譬喻的手段,来使人们获得无上的智慧,这是《百喻经》的根本所在。譬喻的形式就好像用来裹药的树叶,当人有病时,就取出药来用,而自然地将裹药用的叶子扔掉。所以有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应当抛开譬喻故事的形式,抓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个故事就启示我们: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8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吧!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01
  • 《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9
  • 朱熹《春日》译文 《春日》鉴赏及赏析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8
  • 生朝五月初二日【文天祥】原文翻译赏析

      元至元十六年五月初二日,作者四十岁生日。当时作者被元军押送北行,于四月二十日离广州,五月初四日出大庾岭。写这首诗时,大约行程是在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诗中表达了他对亲人和家园的怀…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37
  •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26
  • 《画堂春・咏史》

    《画堂春·咏史》——林一清     巫山雾雨北固楼,中坐天地满神州。 深夜观景延眼收,冷血吴钩。 忆昔英雄往事,三国青史千…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