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出自《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唐]常建

全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诗文解释】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词语解释】
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1-2][5]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美人梳头歌》翻译赏析

      《美人梳头歌》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4
  •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2
  •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苛政猛于虎   先秦: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92
  • ●卷八十一 ◎尺牍八十六首

      【与杨元素八首(黄州)(之一)】   近两辱手教,以多病不即裁谢,愧悚殊深。比日仰惟履兹溽暑,台候清胜。某病后百事灰心,无复世乐,然内外廓然,皆获轻安。何时瞻奉,略道所以然者。…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2
  • 黄耳冢

      【文言文】   晋之陆机,蓄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音,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6
  • 孟母断机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孟母断机》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是著名的儿童励志故事之一,流传广泛。 1、文言文   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