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自]  南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将晓:天将要亮了。  
  篱门:篱笆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1: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译文2: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
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见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河:黄河。仞:古时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摩天:天接触,形容很高。这两句大意是:万里黄河滚滚东流,奔腾入海;巍巍高山峥嵘雄峙,上接苍天。
   这是一首七绝的前两句,后两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祖国河山却在异族铁蹄的践踏之下,失去祖国的北方臣民空盼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眼泪落尽,年复一年。此条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寄寓了失地未收,壮志难酬的无限憾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成为祖国山可的颂歌。它所表现的山河壮丽的宏大气魄,今天写作时仍可借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6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全词翻译赏析

    山花子 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①刚倩②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③。 注释 ①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 ②倩: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 《晋文公伐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文公伐曹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韂侯请盟晋,晋人不许。韂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七律•长征》阅读答案及赏析

    七律•长征 毛泽东 发表时间: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93
  •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姜夔翻译赏析,是由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一首咏荷词,姜夔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原文:   念奴娇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6
  • 杜牧《归家》原文、注释和鉴赏

    杜牧《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赏析心得】 这是模仿自己儿子口吻写的诗,可以说是晚唐难得的一首童诗。 在这之前,作者写有一首《别家…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35
  • “裴谞,字士明,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裴谞,字士明。河南洛阳人。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积官至京兆仓曹。丁父丧,居东都。是时,安禄山盗陷二京,东都收复,迁太子司议郎。无几,虢王巨奏署侍御史,丁母忧。东都复为史思明所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