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这两句诗是借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并以班超的故事为反衬,称颂御边将士“何须生入玉门关”,决心埋骨沙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诗句意气飞扬,豪迈壮烈,语言明快,声韵铿锵,用典精当,风格雄壮。

出自李益《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唐军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诗歌一、二句运用了汊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和定远侯班超的典故。 第三句运用了战国时代,晋国大败秦国,使其全军第四句运用了唐代著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写作:莫写文言文或意识流文

    高考写作:莫写文言文或意识流文   “高考作文最好不要用文言文写,也不要追求什么意识流的.写法。”23日下午,江汉区首席教师、武汉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夏纯德做客第101期“晨报名师课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①崔休,字惠盛,清河人。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领绣州刺史。周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未几,改卫州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这两句是说,秋天已到,太阳南移,日光已进入檐下;窗外翠竹丛丛,入夜,寺庙的钟声,从竹外传来,清晰可闻。前句写日间所见,后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8
  • 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①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外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地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8
  • 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之”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