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钧《云州秋望》阅读答案及赏析

云州秋望
屈大钧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③。
【注】①屈大钧(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一种少数民族乐器。③龙堆:泛指西北边疆戈壁沙漠。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4分)
(2)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1分)“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叛国变节的李陵的鄙夷。(1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2分)
(2)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1分)照应题目,营造了凄凉残败的意境;(1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1分)

二: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诗歌的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歌的三、四联分析“一夜落龙堆”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诗歌的颔联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这两句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
2.诗人首先在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主观题意对即可)

赏析:
《云州秋望》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诗作。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诗的颔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6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禾熟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孔平仲

    作者:孔平仲 朝代:〔宋代〕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禾熟译文及注释 禾熟译文 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61
  • 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

      大家看的懂陈规传的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9
  • 送薛存义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85
  •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词赏析:“云想衣裳…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6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翻译赏析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8
  • 文言文翻译失误讲解

    文言文翻译失误讲解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