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省略句用法指导

文言文省略句用法指导

  文言文省略句用法指导:

  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总结:为您分享的文言文省略句用法指导一文就已经分享完了,祝愿同学们在2014高考时考试顺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八十◎尺牍七十九首

      【答周开祖二首(之一)】   久别思渴,不言可知。一路候问来耗。忽辱教,喜慰良深。乍寒,起居佳胜。承脱湖北之行而得乐清,正如舍鱼而取熊掌,甚可贺也。某忝命,甚便其私,即遂面话,…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4
  • 采薇

    采薇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

    古诗文 2016年5月25日
    1.4K
  • 文言文《大地的声音》赏析

      《大地的声音》以作者在秋夜里听到蟋蟀的鸣叫声为题材,采用以情带叙的手法,尺水兴波,情愫表达一波三折。   作者对传统的秋虫鸣叫赋予新意。中国诗歌有个传统的主题是“悲秋”,秋天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8
  • 文言文伤仲永的教学方案

    文言文伤仲永的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详写第一个阶段,力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7
  •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这两句写泾川的风光——江湖之上色彩明艳,美丽多姿,虽然时已届秋,但草木仍然保持着茂盛的姿态。景色秀丽,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导读: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