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崇断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选自郑克《折狱龟鉴》)

阅读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遇贼亡失 ( )
(2)崇察知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
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遗失 (2)观察,明察
2、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
3、得知儿子暴死的消息,“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
4、要善于开动脑筋,找出事情之间的特点解决问题

【注释】
断:判断。
旬:一旬等于十日。
禁:监禁;禁制。
遣:派遣。
知:告知。
亡:丢失。
向:已经。
以:凭借。
耳:语气词。
【文学常识】
《折狱龟鉴》又名《决狱龟鉴》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案例汇编,由南宋郑克所著。关于郑克的生平,《宋史》无传。据宋人万桂荣《棠阴比事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记载,以及清人朱绪曾所作考证,也只知道他是开封人,字武子,一字克明。

【译文】
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到贼,(孩子)丢失了,几年都不知他在哪里。后来在同县的赵奉伯家里出现,苟泰递诉状告到官府。他们两个人都说那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而且都有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员不能判夺这件案子。李崇说:“这个很容易就知道真相了。”将两个父亲和儿子分别安置,让他们独处几十天,然后让人告诉那两个父亲说:“您的儿子生病,已经突然死了。现在接到命令,您的行动禁止解除了,回去准备丧事吧。”苟泰听到后嚎啕大哭,悲伤的不能自已。奉伯只是嗟叹就完了,并没有特别哀伤的样子。李崇知道了,就把儿子还给苟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9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944
  •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鉴赏及译文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白毛女文言文及翻译

    白毛女文言文及翻译   白毛女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白毛女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大家参考!   白毛女文言文及翻译  佃户杨白劳,早失偶…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47
  • 终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4
  • 苏轼《定风波》古诗词赏析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

    2023年1月20日
    57
  •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翻译赏析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  只要主人能使客人醉酒,客人就不会知道这里原是他乡,自己原是他乡之客的了。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