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
【原文】
魏明帝时,少府扬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似,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杖吏一百   杖:__________(2)君但知南牙耳    知: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魏明帝和唐太宗处理两件相似的事,态度却不同,你认为谁做得好些,为什么?
4、文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意在说什么?

答案:
1、(1) 用杖打(2)管理
2、杨阜大怒,打了小吏一百杖,数落他说:”国家不和大臣一起守秘密,反而和小吏一起守秘密吗?”魏明帝就更加害怕杨阜了。
3、魏明帝。在这件事上,他能听取杨阜的正确意见;而唐太宗则用了简单的方法。
4、不出名的人也有对的时候,再伟大的人也有错的地方,我们应正确看问题。

【译文】
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官职为少府的扬阜上奏,想要把后宫中一直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遣送回家,以开源节流。于是找来御府办事人员问后宫有多少人。那个小官员因为固守律令,所以对他说:“这是绝密的,不能泄露出去。”扬阜十分生气,把那个小官责打了一百杖,教训他说:“朝廷对我们这些重要大臣还没这样保密那样保密的,到你这倒成秘密了?”皇帝听闻后对扬阜更家忌惮了。而唐朝的时候,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 窦德素,最近北门开展了什么工程。窦德素把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大怒,跟房玄龄他们说:“你们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北门那么点大的事,关你们什么事?”于是房玄龄等人拜谢后退下。 魏明帝和唐太宗自然不能比,但是看他们一个责骂房玄龄等人的言语,一个忌惮扬阜的事,也差不太多。所以圣贤君主的一句话,就会为后世所效仿。可惜啊!《魏史》里写道:“臣下的忠直劝戒,皇帝虽然不能都采纳,但是毕竟也应该容忍。这样的话,虽然不是圣君,但至少也可以拥有作为一个皇帝的气量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19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赵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地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9
  •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李白拼音版及意思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李白拼音版 《 早zǎo秋qiū赠zèng裴p&eac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
  • 景星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空桑琴瑟结信成…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672
  • 《宋史•傅尧俞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1
  •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8
  • 夏本纪与九州考文言文

    夏本纪与九州考文言文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九州,即“冀州、沇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根据这些记载和邰地理,完全可以断定这九个州实为一州,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