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诗意: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出自孟郊《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借喻男子觅得新欢之处。

翻译:
我拉着将要离别的丈夫的衣服,
你今天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赏析
《古别离》
这首小诗,描写一个女子送别情郎的场景,通过对其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出女子的深情与忧虑。全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处境——丈夫常年在外游荡,妻子整年空守闺房,好容易迟迟归来,没有多久,又要出门远走。临行时,妻子依依不舍地牵着丈夫的衣服,问他要到哪儿去?我不怪你回来得迟,只希望你记着在家的妻子,不要变心另觅新欢。诗人用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洗炼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从这个矛盾中显示出她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言少意多,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首句“牵郎衣”的举动,颇显小女儿娇羞的情态。这个动作是为了使将行的丈夫能稍作停留,体现出女主人公的依依不舍之态。“郎今到何处”句,作轻声发问,问的重点在于深情,而非寻求回答,因为在临别之时,她怎么会还不知道丈夫要去哪里呢?结合最后两句来看,她是因为担心丈夫去临邛,才故意发问。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女主人公在这里作了让步,她不恨丈夫晚归,最希望的就是丈夫不要到临邛去。说是“不恨”其实是反语,盼郎早归是人之常情,如果丈夫迟迟不归,她哪里会不恨呢?然而,对丈夫的深情使她甘愿承受等待的煎熬,甘愿以苦苦的相思来慰藉彼此相恋的真情。因此,她宁愿退步,只希望丈夫不辜负她的等待,“莫向临邛去”。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最后这句,这句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6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的翻译赏析

      《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   ①气:气氛   ②…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3
  • 玉楼春 王鹏运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浓青一桁拨云来①,沉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9
  •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仲德少沉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3
  • 患难见知交

    文言文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còu),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3
  • 《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注释

      望月怀远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 “晁迥,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晁迥,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自其父佺,始徙家彭门。迥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稍迁殿中丞。坐失入囚死罪,夺二官。真宗即位,用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荐,擢右正言、直史馆。召试,除右司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