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山花子》“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全词翻译赏析

山花子
纳兰性德 (清代)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注释
①越罗裙: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②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③石榴:石榴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④著力:用力、尽力。

参考译文
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此词便为那时所作。

赏析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是清代词作家纳兰性德的作品。该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词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在众多温雅清新的纳兰词中独树一帜。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感春伤春的女子,将其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是谁在垂柳的掩映之下小立红桥呢?越罗向以华美精致著称,这倒不一定是实指,而是以“越罗裙”代指华美的衣着;缕金衣具体来说就是绣有金丝的衣服,也称金缕衣,唐诗名句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可不是“金缕玉衣”哦,用“金缕衣”,意义和“越罗裙”一样,是描述衣着的华美。正是这样一位衣着华美的女子在垂柳的掩映之下独自站在小红桥上。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美女站在桥上做什么呢?“双叶”是说成双成对的叶子,进而由叶子的成双联想到人的成双——诗歌里提到双叶,通常就是情侣相思的意象,和石榴双叶相关的最常见的一个动作就是“寄”,意思大略也就是容若“欲贻谁”的“贻”。摘得了象征相思的双叶,就要寄给情人。但是,这位“采得石榴双叶子”的女子却在小红桥上痴痴地站着,这石榴双叶虽然已经采在手里,却不知道要寄给谁才好。
下片对句“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落日和斜晖其实是一个意思,用在对仗里,意思重叠,通常不为诗家所取,但容若用了一“当”一“送”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动词使落日与斜晖的意义重复反倒生出了一番特殊的修辞意味。一个“有情”,一个“无伴”,写出了少女的孤独,那孤独并不是深沉的,恰恰因为肤浅而透出了几分憨态和可爱。
结句“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这个动词“寄语”,主语既可以是那位少女,也可以是旁观的诗人,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怜惜那小红桥上因伤情而孤独,因孤独而孱弱,因孱弱而弱不禁风的少女,所以叮嘱东风,轻轻地吹呀,不要吹坏了她。
这首词,正是花问笔法,摹写少女心事、少女情态,却比花问少了几分粉腻,多了几分清新。花问虽是词的正根,流弊却是艳俗,总耍被文人雅词冲洗得纯净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7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喜外弟卢纶见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司空曙

    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喜外弟卢纶见宿译文及注释 喜外弟卢纶见宿译文 …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43
  • 春雁原文翻译

      《》   作者: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   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   江南虽好是他乡。   :   1、衡阳:在湖南省,相传大雁南飞,到衡阳为止。   2…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3
  • 庞统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6
  • 王右军诈睡的文言文翻译

      王右军诈睡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下面请看王右军诈睡的文言文翻译的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王右军诈睡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16
  • 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5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